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更勝一籌?這篇文章已經說得非常清楚透徹了

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更勝一籌?這篇文章已經說得非常清楚透徹了

三國迷們經常會在網上爭論三國中的謀臣武將,到底誰更勝一籌!像謀臣方面,大多拿著四位名人:賈詡、郭嘉、諸葛亮、司馬懿,相互比較。其中爭辯最多的,就是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比,到底誰更厲害

其中主要的論點就在軍事能力方面,也就是自從司馬懿出來後,諸葛亮就很少在他手中討到好處,甚至導致了諸葛亮數次北伐無功而返。

今天,麻辣君也談談自己的看法!

1、在治國內政上:諸葛亮完勝

孔明自隨劉備入蜀後,先與法正共同管理蜀地,並更具先見的,採用嚴格的法令管理蜀地鬆散的民心。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為丞相,安撫百姓,公布禮儀,約束官職,發展農業,管理軍隊,東聯孫吳,北抗曹魏。蜀漢時期所有政策法令和發展規劃,都是有諸葛亮一手親辦的。在武侯逝世後,蔣琬費禕「蕭規曹隨」,蜀漢居然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而司馬懿除了在曹丕繼位時,與當時的陳群吳質等人改革內部官制改革,完善九品中正制,並沒有其他值得大書特書之處。

2、在戰略戰術上:兩人平分秋色

諸葛武侯不必說,未出茅廬就只天下三分,而且後期蜀漢的所有規劃,都是為了這個戰略藍圖定製的。即使後面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諸葛亮依然東聯孫吳,並堅持北伐,希望能夠創造出機會,這種宏大的戰略安排,非常人所能及也。武侯在戰略中,唯一被詬病的就是「街亭之戰」,用錯了馬謖,導致第一次北伐前功盡棄。

司馬懿在戰略上可稱為雄謀妙算,抵抗諸葛亮北伐時,一眼看出蜀軍的弱點,糧草供應問題,直接採取守勢,避而不粘,則敵軍自退。而且司馬懿晚年能精明的把握住機會,果斷髮起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一系,曹魏政權終歸司馬一家!

雖然司馬懿沒有「隆中對」這般宏偉的戰略眼界,但諸葛有街亭之敗,而司馬懿最後獨攬大權,所以說兩人平分秋色!

3、在軍事能力上:武侯略勝之

說起軍事才能,武侯只有數次北伐中原沒有成功。但我們不能只看結果。也需要綜合一下當時的國力情況和兵力對比

諸葛亮北伐前,蜀漢可以說是危急存亡之秋。武將上,關張馬黃殞命,趙雲等老一輩將軍都年過50,所以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之說。文臣如法正、張良等也去世。而且夷陵之敗,劉備去世,蜀漢損兵數十萬,與孫權的關係也岌岌可危。

諸葛亮既要緩和與東吳的關係,繼續結盟,又要穩定因為戰敗而混亂頹廢的蜀漢內部局面,繼續發展生產。同時四周還有強魏在側,孟獲在南。當時曹魏的王朗王司徒甚至連續幾年給諸葛亮寫信,讓蜀漢投降。武侯面臨的局勢當真危若累卵。

在國力對比國力對比上:

蜀漢只據益州一地,而且大多是山區,糧草運輸極其困難,整個人口不過90餘萬,兵力不過10多萬

曹魏據:青州、兗州、豫州、徐州、司州、雍州、涼州、并州、幽州、冀州、荊州北部等中原地帶,人口將近500萬,兵力超過80萬。魏國的國力幾乎是蜀漢的10倍!實力相差懸殊。

所以當諸葛亮第一次領兵北伐,直接快打到長安時,當時曹魏真的舉國震驚。諸葛亮北伐之難,直比登天。而就這樣懸殊的實力,還把司馬懿打的只敢龜縮防守,不敢主動進攻。在這種情況下,說諸葛亮軍事才能不如司馬懿,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

當然,司馬懿的軍事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擒殺孟達,遠征遼東,擊敗諸葛恪,也是戰功顯赫。但司馬懿都是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取勝的。而且平原地帶行軍,比蜀漢的行軍和糧草供給也容易的多。況且,諸葛亮更是創造出了神鬼莫測的八陣圖

雖然陳壽說孔明「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那也是與武侯更加厲害的內政能力對比的。況且陳壽不過一介書生,沒有從軍打仗,評價不足為據。唐太宗李世民和名將李靖,共同把諸葛亮評為「武廟十哲」之一,僅次於白起、韓信、孫武等。

由此觀之,武侯的軍事能力怎麼可能比司馬懿差呢?

4.在人品道德上

諸葛亮:不貪權愛財,為國家鞠躬盡瘁,自己的後人更是為國戰死!

司馬懿:有虎狼之心,獨攬大權,後人篡位自立!

所以綜上,諸葛勝仲達遠矣!若兩人換地而處,司馬懿管理蜀地,而孔明管理魏國。恐怕魏國早就統一天下了吧!

如果你也喜歡「麻辣君」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贊,分享哦~

若有其他想法,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趣聞 的精彩文章:

他曾拯救無數國寶,一人捐獻了半個故宮!臨死前卻連病房都不讓住
他是中國第一美男兼絕世猛將!卻受昏君妒忌而死,4年後國家直接滅亡

TAG:麻辣歷史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