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甄嬛傳》中太后臨終時,她們的表情亮了

《甄嬛傳》中太后臨終時,她們的表情亮了

烏雅成璧是雍正帝的生母,純元皇后與烏拉那拉宜修之姑母。

烏雅成璧遇事不驚,城府極深。深知宜修陰險毒辣,但為保烏雅氏及烏拉那拉氏家族榮耀,屢屢容忍其惡行。先帝殯天后,兒子胤禛在隆科多和年羹堯的扶持下,登上帝位,年號雍正。後為了保護兒子江山社稷,用毒酒親手殺死隆科多。為了兒子的江山也是心狠手辣,這個女人真是不簡單!

在劇情的後期太后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到了病危那日,皇帝皇后攜後宮嬪妃到太后宮中守候,雖然處於禮節這些嬪妃不得不跪到太后床前,當時皇后哭的十分傷心,然而最搶鏡的卻是甄嬛等人的表情,這才是絕了呢。

當鏡頭給了全景的時候,可以清楚的看到皇后痛哭流涕,作為皇后一黨的安陵容更是不斷的抹眼淚,看上去真是傷心欲絕。真是讓人覺得太假了,要知道安陵容這種人就是自己小產、自殺都沒有這麼哭過,而且太后一直也是不喜歡安陵容的,但是她還裝的這樣的傷心,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安陵容的裝蒜的樣子!

而皇后就不必說了,太后是皇后的姑母,儘管有時候她和太后意見不合,但是不得不說太后卻是她在宮中除了純元皇后之外的最有利的保護傘,每次出現失誤都有太后幫她收拾爛攤子,有太后在皇后的位子就坐的安心,沒有了太后的皇后真是後位堪憂。如今太后去世,皇后以後就要孤軍奮戰了,雖然少了管束,但是卻也失去了最大的保障啊,皇后不哭死才怪呢。

不過最有趣的就要說甄嬛等人的表情了,看看甄嬛黨,真是一滴眼淚都沒有,只是表情略帶傷感罷了。這倒不是說甄嬛大不敬,而是真正的懂得審時度勢之人。太后在位時就一直不喜歡甄嬛,因為甄嬛長的和純元皇后很像,而且皇上對甄嬛又是很寵愛,所以太后也是擔心皇上以後會將後位給甄嬛,後來太后對甄嬛和顏悅色也是看在雙生子的面子上。甄嬛被陷害出宮,眉庄求太后讓芳若經常的去甘露寺照料,甄嬛現在的傷感不過是在報答那個時候的照顧之情啊!

說她懂得審時度勢是因為這個時候皇帝已經將隆科多事件在太后面前揭開了,皇帝對太后如今也不過是面子情罷了,看看皇帝雖然心情沉重,但是悲傷卻是沒有多少的,甄嬛自然不會裝著痛哭了。而餘下的寧嬪和欣嬪屬於甄嬛陣營,寧嬪直來直去和太后最不對付,而且她對皇帝也沒有任何感情,才不會為了他的母親流淚。欣嬪性子直爽犀利,最不喜歡假惺惺,老老實實的跪著就是了。

其實太后主張讓甄嬛回宮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她也是為了制衡皇后在宮中的這些所作所為!還有就是為了皇上的子嗣,皇后做的那些事情其實太后都是知道的,皇后真是打掉了皇上太多的子嗣,太后也是眼看著她的皇孫被打掉也是很心疼的!

因為宮裡皇嗣凋零,皇上對甄嬛肚子里的孩子格外看重,再加上甄嬛像極了故去的純元皇后,皇帝一直喜歡她,所以,為了不讓皇嗣流離在外,皇帝要迎接甄嬛回宮,還冊封為熹妃,而且還成了四阿哥的生母。讓廢妃回宮,是違反了祖制的,這一切遭到了全臣和皇后的反對,可身為太后,為什麼還極力支持皇上如此荒唐的舉動呢?究其原因到底是什麼?

一、首先是甄嬛肚子里的孩子。因為皇后的嫉妒和算計,導致皇上子嗣凋零,所以太后跟皇上一樣,對甄嬛肚子里的孩子也非常看重。如果不把甄嬛迎回宮裡,那以後皇嗣遊離在外,說不定會惹出是非來。

二、其次是制衡皇后,防止她一人做大,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孩子其她的妃子也可以生,更何況,皇上的妃子那麼多。以前有華妃,可現在華妃死了,宮裡就再也沒有人可以制衡皇后了。太后對皇后的所作所為一清二楚,就連她對皇后害死純元皇后的事都知道,如今,宮裡皇嗣凋零,最大的罪魁禍首就是皇后,可是太后為了烏拉那拉氏家族的榮耀,為了讓烏拉那拉氏的人永遠坐上皇后的寶座,又不能讓皇上廢了她,唯一的辦法就是找人可以制衡皇后,不讓她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為皇上多保留一些血脈。甄嬛聰明,富有心機,又獲得皇上寵幸,是制衡皇后的理想人選。

太后一生精明,可還是沒能走出私慾,導致後來的結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寬說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高寬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