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我國科研人員找到肺動脈高壓治療新路徑

我國科研人員找到肺動脈高壓治療新路徑

我國科研人員找到肺動脈高壓治療新路徑

科技日報訊(記者 史俊斌)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國家千人計劃學者、該校心血管研究中心史允中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年臨床標本研究驗證,結合生物信息學大數據分析證實,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680位絲氨酸(Ser680)殘基的磷酸化在維持內皮功能及保護肺動脈高壓中發揮關鍵作用, 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雜誌》。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極度嚴重的肺部疾病。當肺動脈壓力升高超過一定界值,使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可導致右心衰竭、呼吸短促、疲勞、乏力、運動耐量減低、暈厥、胸痛以及腿部和踝部水腫等癥狀。多發於20~40歲年齡段的人群,誘因包括吸煙、缺氧、肺結核等。史允中教授團隊依據體外實驗及低氧誘導動物模型實驗的結果,回歸臨床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臨床標本研究驗證,結合生物信息學大數據分析,研究表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680位絲氨酸(Ser680)殘基的磷酸化在維持內皮功能及保護肺動脈高壓中發揮關鍵作用,在肺內皮細胞中激活該信號通路可以作為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新策略,具有極高的轉化醫學意義。

該研究成果以西安交大醫學部張嬌博士作為第一作者,基礎醫學院史允中教授和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袁祖貽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撰寫的論著「AMPK磷酸化ACE2在內皮細胞減輕肺動脈高壓」日前發表在《美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雜誌》(AJRCCM),該雜誌影響因子13.2,是肺病學領域的頂尖雜誌。

西安交通大學心血管研究中心成立於2011年7月,在「985」計劃和國家「千人計劃」支持下,實驗室硬體條件和環境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中心由國家「千人計劃」學者史允中教授領銜,成員包括陝西省「百人計劃」、校級青年拔尖人才等,主要以血管生物力學、代謝綜合症及心血管相關疾病發病機製為主要研究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不要誤讀了「婚姻考試卷」
一項技術發明 為何沉睡20年才傲立市場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