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桃源——文徵明一生追求的「文人烏托邦」

桃源——文徵明一生追求的「文人烏托邦」

總第1080期;歡迎關注。

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面世以來,其文中描繪的帶有世外仙境意味的「桃花源」成為了中國諸多文人心目中的「烏托邦」,歷代以來,以「桃花源」為題材的繪畫創作不在少數,其中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區十分盛行。

文徵明作為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區文人圈的核心人物,曾先後創作過數幅「桃源」題材的作品。

文徵明《桃源問津圖》(局部一)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的《桃源問津圖卷》全圖畫遠山岡巒,疊翠連綿,溪水橫流,樹木蔥鬱,屋舍村字,掩映其間,有老者山道邊策杖觀瀑沉思,有婦人攜幼拄杖於院籬門口問路,屋內四男子席地而坐,飲酒高談。

文徵明《桃源問津圖》(局部二)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線條粗細旋轉富於變化,墨色濃淡乾濕,層次豐富。

文徵明《桃源問津圖》(局部三)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該圖款識:「嘉靖甲寅二月既望。徵明識。時年八十有五。」嘉靖甲寅年為1556年。這一年,不僅沈周已經謝世多年,而且唐寅和仇英也相繼故去。對於文徵明來說,生命的輝煌還在持續。

文徵明《桃源問津圖》(局部四)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根據《壯陶閣書畫錄》的記載,在1556年2月16日這一天,他還臨摹了王維的《輞川圖》。就作品長度而言,《桃源問津圖》的繪製應該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嘉靖甲寅二月既望這一天是作品最終完成的日子。

文徵明《桃源問津圖》(局部五)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對於文徵明來說,用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來完成一件作品並非罕見的事情。根據文獻的記載,文徵明一生當中大約創作有七件以「桃源」為題的作品,其中四件署有年月。這件《桃源問津圖》為其桃源主題作品中最晚的一件。

文徵明《桃源問津圖》(局部五)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整幅實在太大,只能這樣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啟功:如何讀懂晉人書信?
啟功書法打假,那些贗品又砸誰手上了?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