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約車大戰白熱化,大規模刷單產業真的存在嗎?

網約車大戰白熱化,大規模刷單產業真的存在嗎?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的網約車市場非常熱鬧,美團打車3月21日高調登陸上海,上線三天破30萬單,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接著有媒體報道美團打車大量刷單,刷單率高達40%,一時引起輿論嘩然,今天筆者就來談談網約車刷單那些事。

一、網約車刷單有這麼大空間嗎?

網約車作為中國互聯網共享經濟中補貼比例最大的行業之一,從表面上來看網約車還是有著一定的刷單空間,特別在產業發展之初,Uber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就曾經被爆出有著一定的刷單漏洞。根據對部分網約車司機的實地調研顯示,時至今日,網約車產業刷單現象依然存在,但是隨著產業的發展和完善,刷單的空間正在被大幅壓縮。

一是刷單成本越來越高。早期,網約車刷單有著一套被稱之為「病人」、「護士」的刷單體系,有著成產業鏈的刷單玩法,特別是Uber在中國流行的那段時間,由於Uber採用美國體系從而被發現了很多漏洞,比如說接單的定位和空駛的關係,自由搶單的模式等等,於是很多人針對Uber進行刷單。

然而到了今天網約車的刷單難度不斷增加,網上的很多刷單軟體已經被技術破獲,各大平台的反刷單技術日益完善,從而讓刷單的技術門檻一再提高,讓原先成產業的刷單體系變成了現在只有少數極高技術黑客才能掌握的頂尖科技。舉例來說,2016年,易到就已經推出了基於人工智慧的易盾徵信系統,通過人臉識別、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對一千多萬訂單建立了300多個刷單模型,從而實現刷單行為的智能全監控,並且這個數據會反饋給全平台,讓有過不良記錄的司機在各個網約車平台上都難以接單。

另一方,不少司機都向筆者反饋說,刷單的時間成本太高,現在很多地方網約車跑單本身就是訂單高峰,與其在那費心費力的刷單,不如直接去好好跑單子賺的也不會少。

二是企業、國家對刷單懲罰措施越來越重。無論是哪一家網約車企業,對於刷單都抱著一個嚴懲不貸的機制,一旦被發現少則扣除車費,進行處分,多則封禁軟體不讓使用,如果司機開的還是租來的租車公司的車的話,那麼刷單的懲罰將會更加嚴重。

2017年底,在洛陽破獲了一個大型惡意刷單團伙,多名網約車司機惡意刷單,騙取補貼,在警方取證之後,以詐騙罪逮捕了涉案的多名刷單司機。幾乎同時,廣東警方也重拳出擊,對於虛假註冊滴滴賬戶進行刷單的黑色產業鏈進行依法取締,對涉案的幾十萬滴滴賬戶,數千萬刷單金額進行了嚴肅打擊。而網約車的另一參與方首汽,也在2017年宣布對於惡意刷單行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隨著對於刷單的處罰日益嚴重,乃至於直接入刑,讓刷單不僅成為了違規行為,更上升到了違法行為的高度。

根據經濟學原理,任何一個經濟行為都要被進行投入產出分析,當刷單的投入成本比不斷增加的時候,再進行刷單就會顯得得不償失,所以對於目前的網約車市場來說,刷單的空間正在被大幅度壓縮。

二、這麼大的刷單比例真的有可能嗎?

說到刷單,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基本上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都不會陌生,刷單不可能不存在,但是我們在刷單空間被大幅壓縮的今天,我們再來看看美團有可能出現大比例刷單的現象嗎?從事互聯網運營的企業基本上都會知道營銷和刷單之間的關係,如果是一個產業的新手,那麼被黃牛利用從而被刷單的可能性是極大的,這一點是任何一個初學者都難以避免的事情。然而美團作為一個深耕互聯網多年的企業,旗下有外賣、酒旅等業務,一直在重拳出擊整治刷單行為,無論是應對經驗還是應對舉措美團都可謂個中老手。

另一方面,美團已經在南京試運營一年之久,美團打車業務雖然剛剛登陸上海,但是其業務模式早已試點成熟,也已經形成了系統化的反刷單機制,這些機制幫助美團在南京和上海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再不妨用深層邏輯分析一下,刷單的結果一般都是很多交易都是虛假甚至是不存在的,從而會導致用戶體驗低下,叫車不好叫,然而實際結果卻是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自身體驗美團打車的反響一直較好,叫車應答的速度也很快,這就讓大比例刷單的說法讓人懷疑。再加上根本不是搶單而是派單機制,這讓刷單的難度直接增加。

我們再換一個角度看,如今滴滴也逐漸回歸了營銷補貼的步伐,其補貼力度和美團可謂是不分伯仲,如果網約車市場存在著這麼高比例的刷單的話,那麼作為網約車業界巨頭的滴滴會敢於用自己的真金白銀去打水漂嗎?去如此大力度跟進嗎?這從競爭的角度來看,都是不符合邏輯常事的,因為兩者模式類似,能刷美團的單同樣也能夠刷滴滴的單,所以即使美團有刷單的動機,滴滴也不會傻到去跟進,再者說之前滴滴的補貼力度比這個更高,每月的交易額也都高達8億美元,如果刷單比例如此之高的話,這麼多年滴滴估計早就賠的經營不下去了。

所以,無論是正面分析還是反面分析,說網約車行業存在大面積刷單現象都是一種較為主觀的臆測,40%的刷單比例缺乏足夠的邏輯支撐。

三、刷單反擊戰從未停歇

當然,這個世界有光明也同樣會有黑暗,只要網約車產業會有補貼存在,那麼刷單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但是產業各方對於刷單的態度都是非常一致的,這就是不遺餘力的抵制刷單行為:

一是不斷完善業務規則填補業務漏洞。我們看到這麼多年來,無論是滴滴、Uber、易到、首汽,還是新進的美團對於通過業務規範反刷單都是不遺餘力,不僅有著暫停賬戶接單的緊急措施,也有著長達30天甚至封禁賬戶接單的處罰措施,更對刷單的獲利提出了類似於退一賠二的高倍違約金,這些日臻完善的業務規則讓很多刷單行為無從遁形,可以說在產業內部形成了對於刷單的零容忍機制。

二是不斷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反刷單管理。對於互聯網企業最擅長的不一定是規則管理,但一定是技術控制,無論是滴滴、美團,還是嘀嗒、高德都是有名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其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大數據體系,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輕易地在成千上萬的交易中找到潛在的刷單交易,從而鎖定風險賬戶。與此同時,人工智慧的應用,讓這個的判定變得更加高效快捷,各家互聯網企業都紛紛和高校合作,利用人工智慧手段來對刷單行為進行圍追堵截,根據網上公開的數據報道,現在應用於網約車產業的人工智慧反刷單效率比大名鼎鼎的阿爾法狗還高出了25%以上。

三是基於乘客的反刷單體系。現在除了規則的控制,技術的約束之外,不少網約車平台都有基於乘客的反刷單體系,針對之前乘客集中反饋的刷單風險事件,比如說乘客叫了車卻沒有車出現,甚至無故取消,網約車平台對此都有明確的投訴機制,特別是信用分的比重,乘客的評分比重較高,通過這種乘客監督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刷單現象的產生。

的確,光明和黑暗永遠是相對的,刷單和反刷單的鬥爭也是永遠在路上,只要網約車產業存在補貼利差,就必然會有套利空間讓刷單者鋌而走險,但是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刷單現象雖然存在,但卻已經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個別現象,對於整個網約車產業難以產生根本性的影響,這一點已經成為現實,所以想要依靠刷單來賺錢的人,還是先洗洗睡了吧。

每日一句

專註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簡單可能比複雜更難做到:你必須努力理清思路,從而使其變得簡單。但最終這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創造奇蹟。——喬布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瀚視野觀察 的精彩文章:

6成90後嚴重缺覺,睡眠不足如何成為年輕人的貧困危機?

TAG:江瀚視野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