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蔡雲藩先生攝影之「八大山人壺中來」

蔡雲藩先生攝影之「八大山人壺中來」

春日的冷空氣來去無蹤,蔡雲藩先生春節假期回到潮州老家,倚窗望向遠方的時候,看到了春日一抹暖心的景緻,是的,那就是他孩童時期鏡頭裡最美的風景:

煮一壺陽光,溫暖春日的童年,記錄自己成長的酸甜苦辣,美好冬春,單純依舊,在這一季最美的風景,他有機會得到孫壁龍先生第一次畫的「盡約春風」潮州紫砂手拉壺,他的攝影愛好被完全點燃了!於是我們就可以好好地欣賞一下這兩個同齡人的藝術作品:孫壁龍的手拉壺畫,蔡雲藩先生的攝影:

「三萬六千頃,畢竟有魚行。」茫茫大海里,誰是透網鱗?八大山人以極其簡練的筆墨,不同凡響的構圖,人格化的形象,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開創了元明以來所沒有新風貌,對後世繪畫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畫,筆情恣縱,不構成法,蒼勁圓秀,逸氣橫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鳥不是盤算多少、大小,而是著眼於布置上的地位與氣勢。

(圖片提供:蔡雲藩先生)

及是否用得適時,用得出奇,用得巧妙。這就是他的三者取勝法,如在繪畫布局上發現有不足之處,有時用款書雲補其意。八大山人能詩,書法精妙,所以他的畫即使畫得不多,有了他的題詩,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畫,使人感到小而不少,這就是藝術上的巧妙。

(圖片提供:蔡雲藩先生)

張大千先生說:「畫魚要能表現出在水中悠遊的樣子,若畫出水魚那就失去物性的天然。畫時不必染水而自有水中的意態,才算是體會入微。八大山人畫魚的方法,能用極簡單的構圖與用筆充分的表現出來,真有與魚同化的妙處。」

(圖片提供:蔡雲藩先生)

「游魚」諧音「有餘」,是對魚的圖騰崇拜,屬於中國傳統的吉祥題材。

(圖片提供:蔡雲藩先生)

孫壁龍為此第一次嘗試在潮州特色的紫砂手拉壺上畫了竹下游魚,草書「盡約春風」,筆墨酣醇,簡潔流暢,小而精,略而雅,筆墨無多,卻蘊涵無窮之意味,百觀而不厭,這就是水墨的魅力所在。

(圖片提供:蔡雲藩先生)

竹,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雖未居其首,但國人與竹之情結,不曾遜色於梅、蘭、菊三花,「四君子」中,梅多孤傲,蘭多脫塵,菊多情殤,唯竹多韌骨,傲中有謙,乃真君偉丈夫也。

(圖片提供:蔡雲藩先生)

它的挺拔、飄逸的身姿,恬淡、高雅的情懷,虛心、勁節的風範,清新、碧綠的玉葉,居貧瘠而自勵,歷四時而常茂,享盛譽而謹持。

(圖片提供:蔡雲藩先生)

它不浮燥、不張揚、不嬌情、不卑瑣,無私無欲,如君如聖;亦莊亦諧,可師可友。孫壁龍匠心獨具得其意而不忘其形,舍卻細節而直挹特徵,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八大山人。

(圖片提供:蔡雲藩先生)

這也是謝蔡雲藩先生的手拉壺攝影藝術初作----八大山人壺中來!人生有茶,心靈有家,前路有知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風海陽瓷藝坊 的精彩文章:

孫壁龍溯本還原國畫靈魂本色
孫壁龍寫意畫之富貴花開五德齊來

TAG:宋風海陽瓷藝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