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民俗之一:舊時婚嫁

傳統民俗之一:舊時婚嫁

舊時婚嫁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但在舊時我們漢族遵循「男女授受不親」,青年男女相遇機遇很少,一個人的婚姻就有了以下的程序:

一、說媒。俗話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某家的兒子長到婚娶的年齡,便會找熟悉的媒婆說媒。媒婆依據自己的信息網路物色合適的人選,然後到女家介紹男方家庭情況。女方家若同意,男方家就請女家開出女兒紅庚八字,男方家拿著女家給的紅庚八字和兒子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雙方的「八字」合八個字為上婚,六個字為中婚,四個字為中下婚,四個字以下為下婚。男方家根據八字合的程度取捨,若認為男女雙方合適就給女方送期。

二、送期。如果男家覺得該結婚了,就會同女方家長商議,女方家長同意,就會讓男方家找道士或算命先生看好日期,將單子送到女方家叫「送期」。當然送期不單是送單子,還得送禮,即一條肘子,酒、糖若干等禮品,並且女家的親戚一家送一份(一包糖,一瓶酒,一塊肉)。接著兩家根據婚期單操辦婚事。

三、過禮。結婚前一天,男家要對女方家過禮:男家用抬盒抬著雙份的離娘菜、梳子、鞋子、襪子、梳頭罐、紅錢蠟(錢子和蠟用大紅紙封好)等到女家過禮。

四、蘸花酒。結婚的前一天晚上,男方家要擺「蘸花酒」:男方舅舅給新郎送來嶄新的鞋衣帽襪,帽子上要插上金花。筵席前,新郎要先拜外公外婆、然後是父母、爺爺奶奶、客人,筵席後,放鞭包、焰火等熱鬧;女家則擺花蠟酒宴請親朋好友。

五、出嫁。結婚當天,女子出嫁前要請兩個女子梳頭,梳頭者要麼是青童女,要麼是丈夫健在的婦人,男家則吹吹打打抬四人大轎迎娶。新娘出門前要在堂屋上香燭敬菩薩(先輩),哭哭啼啼被人牽著出門。上轎前家人送上一個裝著鹽、茶、米和12根筷子(閏月13根筷子)的簸蓋。新娘撒米(米撒向前,預示財運送夫家,米後撒灑,預示財運留娘家)。撒完後上轎,三聲響炮起轎上路。如果是大戶人家排場大要請開鑼旗傘,花轎前有一個背刀的人開路(遇路窄要砍樹、荊棘)。

花轎在路途中「闖轎」(碰到另一家結婚的花轎),雙方要立即停轎,花轎撐大傘者迅速上前說四言八句,難到對方不能對上或誰先拿出紅包誰先走。雙方交換紅包後各自上路。花轎在路途中歇氣,送新娘的舅子要熱情的給眾人分發喜糖,敬上香煙。

花轎來到夫家,男方拿紅包給新娘牽下轎,新娘站在院子里設好的香位前「回車馬」,接著由人牽著走進蓋著紅布的堂屋門坎(新娘若正好生理期就跨紅進屋,否則扯掉紅布紙進屋。

六、拜堂。院子先放兩掛喜炮,夫妻在堂屋的香案兩邊同時點燃喜燭(男左女右),新人在司儀主持首先跪拜菩薩,接著拜父母,爺爺奶奶,姑媽姑爺,平輩……爾後,放兩掛喜炮宴席開始,新郎新娘敬酒。

七、鬧洞房。晚飯後,新郎家的親友齊涌洞房,開始

喜劇的「鬧洞房」。新婚三天不分輩分大小,老輩動口不動手說趣話,平輩動口動手。有的偷偷將一碗水放在床頂,如果夜晚新婚夫妻行事,床一搖動,水就會流下打濕這對新人,在窗外偷聽的人就會開心大笑……。總之,想盡辦法戲弄新人,增添熱鬧氣氛。

八、返媒。新婚的第二天,娘家的舅子來接一對新人回娘家,稱為頭媒。(新娘生理期不能回家),新郎新娘吃了中午飯必須回到夫家。新婚第十天返二媒,新娘可以在娘家隨意住幾天。

經過以年八大程序,一對青年男女的婚姻就此完成,雙方是否滿意也不由選擇,一輩子的路就這樣一同走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言雅語 的精彩文章:

TAG:胡言雅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