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最美四月天,跑馬謹防被「熱壞」

最美四月天,跑馬謹防被「熱壞」

最美四月天,也正值馬拉松比賽最火熱的季節。每年的馬拉松賽季一般分為春、秋兩季,但是春季參加馬拉松比賽,人體會比秋季更怕熱。同樣的偏高氣溫下(比如25攝氏度),春季溫度對成績的影響明顯要大一些。對於本身比較怕熱的跑友,如果氣溫偏高,後程跑的煎熬就更是家常便飯的事了。

上周末,江浙滬一帶普遍迎來近30℃的入春以來最高溫度,很多的比賽都是在烈日下開跑。今年橫店馬拉松,4月1號當天最高溫度達到了31℃,據稱,組委會在比賽中提供了2700公斤的冰塊,但不少人還是在賽中中暑。

並且由於天氣炎熱,比賽成績也比較一般。全程馬拉松男子冠軍來自肯亞的Barngetuny摘得,成績為02:25:07,女子冠軍是來自肯亞的Kiruki,成績為02:37:15。同時,因為天氣太熱導致跑崩,狀態不好的跑友數不勝數。

對氣候有些了解的跑友,對「秋老虎」(秋季高溫)應該不陌生。然而馬拉松跑者最怕的卻不是「秋老虎」,而是春季突如其來的高溫天氣。

為何春季高溫天比賽猛於「秋老虎」

原因1:人體的熱服習機制尚未建立

為什麼同樣的溫度,春季比賽「一跑就崩」,而秋季不容易「跑崩」?這裡牽涉到一個概念就是人體的熱服習機制

尚未適應熱環境者,當機體置於高溫環境中時,各器官、系統都會通過有關代償功能發生適應性的調節,以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並建立對高溫環境的適應機制,就是熱習服。

隨著熱服習機制的建立,機體的泌汗閾降低,泌汗率增高,汗鹽含量減少,泌汗功能增強,汗液蒸發散熱率提高,水鹽代謝趨於平衡;心血管功能改善,散熱功能增強,熱耐受能力提高。在炎熱環境中同時進行訓練可以加速熱適應效果,一般5-7天就可基本適應,10天可完全適應。

熱服習具有可產生、可鞏固、可減弱甚至消退的特點。一旦脫離熱環境一段時間,已獲得的熱耐受能力可逐漸降低到服習前水平,即脫服習。

經過一個冬訓,人體已經好幾個月處在寒冷環境中訓練,沒有接觸到高溫的刺激,正處於脫服習狀態,甚至建立了「冷服習」,變得更加「喜冷怕熱」。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跑友平時的訓練時間都處於一天中比較涼快的時間短(清晨和晚上),受到熱刺激和引起的熱服習就更少了。

然而很多比賽進行的時間都在8點以後,不可避免地遇到陽光照射、氣溫升高等情況。平時都在15℃以下的環境中訓練,現在突然在25℃以上的大熱天比賽,「跑崩」也就不奇怪了。

原因2:春季的濕度比秋季更大,體感悶熱

馬拉松跑者關注天氣時,絕對不能只看溫度,因為濕度對「體感溫度」的影響也舉足輕重。何為「體感溫度」?

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主要由溫度、相對濕度兩大因子決定。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曾提出炎熱指數的概念,這個指數綜合考慮了溫度和濕度對人體感溫度的影響,如下圖:

根據該炎熱指數的標準,在相同的高溫下,相對濕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比如,同樣是30℃時,當相對濕度只有50%時,體感溫度達到31.1℃,與實際氣溫比上升了1.1℃;而當相對濕度達到90%,體感溫度飆升至40.6℃,比實際氣溫高出10.6℃。

可見,較高的濕度會明顯放大高溫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濕度使汗液蒸發能力下降,人體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散熱方式。一般來說,春季的濕度都要遠大於秋季,同樣的溫度下,春季人體的悶熱感也必然更多。

原因3:春季比賽,日照更強烈

春季比賽大多是在春分日(3月21日左右)之後。春分日之後,北半球每天的日照時間逐漸變長,日出時間變早(早於6點)。而秋季比賽,一般是秋分日(9月23日)之後,日照時間變短,日出延遲(遲於6點),以11月為例,已經是秋分之後一個半月到2個月了,接近7點太陽才剛升起。如果比賽8點起跑,秋季一場比賽下來人體受到的太陽輻射量(人體被「曬」熱的方式)明顯小於春季。

而且,同樣是8點起跑,春季頭頂的太陽角度會更高(因為日出時間早了),這也關係到太陽輻射量。地面附近太陽輻射強度,是「太陽直射強度乘以sinθ」,其中θ是陽光和水平面的夾角。所以太陽角度越高,單位面積輻射強度就更高,人體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就越多。比如太陽高度升到60°時,是比30°時的1.73倍。

總的來說,春季比賽日照時間長、太陽角度高(直射程度高),同樣的溫度下人體也會感覺更熱。

比賽怕熱,該怎麼辦?

1、不要盲目追求成績

當氣溫升高,整體的比賽成績都會有所下降,即便是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在25℃以上的氣溫下跑步,每公里配速慢20秒(相對於最佳條件和競技狀態下)也是很正常的。

對普通跑友來說,更是沒有必要因此灰心喪氣,也不提倡沖著PB去跑。因為高溫天氣下,體內熱量堆積、大量出汗脫水、電解質紊亂,都會抑制細胞內的各種代謝活動,導致疲勞提早出現,人體也會自然降低配速的「設定點」來自我保護。

如果過分追求自己預先計劃的配速,超過了這個「設定點」和自我保護機制,那麼「跑崩」以及抽筋、中暑、休克的幾率就大了。

要知道,天氣熱了大家都會一樣掉速,這對每位選手是公平的,很多情況下也不影響排名,對比賽條件和成績有個清醒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2、平時加強適應性訓練

適當增加一些熱適應性訓練,有助於促進熱服習的形成,幫助提高人體對高溫下運動的耐受度。專業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世錦賽等重大比賽之前,一般會提前1-2周到達比賽城市,其中適應氣候就是重要的目的之一。

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6里約奧運會,中國馬拉松選手都提前2周左右到達當地,進行多天的賽前訓練,再迎接比賽。

有時,一些運動員也會採取其它手段來適應氣候。男子5000米、100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貝克勒,在參加2007年日本大阪田徑世錦賽之前,曾在家鄉衣索比亞使用熱水器和開水熱室模擬亞洲悶熱的夏季,同時在裡邊的跑步機上訓練。之後,貝克勒勢不可擋地贏得了10000米金牌,這是他世錦賽10000米4連冠的第3冠。

對業餘跑友,主要的建議還是平時訓練遇到高溫天積極面對,不提倡刻意去「避開」。如果平時遇到高溫天就「避開」,第一是打亂的訓練的系統性、連貫性(傷病概率增加、水平提高減少),第二是不利於人體建立熱服習機制,遇到高溫天比賽,耐受力就會降低,出狀況的幾率更大。

如果已經預知比賽氣溫可能較高,或者知道自己屬於比較怕熱的類型,平時還應該儘可能選擇接近比賽的條件訓練。比如賽前一段時間,周末可以盡量在的白天(有日照,氣溫也比晚上高)訓練。

業餘跑友該如何正視高溫訓練

高溫下的跑步不僅艱難,而且局面也會被顛覆。即使奧運選手,都有被高溫擊垮的時候。所以,業餘跑步愛好者在炎熱天氣中,更應擺正心態,不過於激進,也不過於消極。

首先,要正視配速的降低。對於業餘跑友,高溫天訓練每公里配速會慢20~25秒左右是很正常的,跑長距離很難堅持下來也很正常。

其次,要正視個體之間耐熱能力的差異。其中,耐熱能力不一定與運動水平直接關聯,就像世界紀錄保持者在高溫天也跑不過別人。遇到高溫,你可能在訓練中完全跟不上比你弱的對手。無論專業圈還是業餘圈,遇上高溫天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再次,不要過於懼怕高溫、中斷訓練。耐熱性訓練不僅有利於身體發生熱服習、適應熱環境、在高溫天跑得更順利,也有利於整體能力的提高,這點在天氣轉涼後自然會體現出來。

本文為98跑原創

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8跑 的精彩文章:

方法不對事倍功半!使用泡沫軸按摩的4個基本原則
專業的力量,夢想的偉大!

TAG:98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