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貿易戰」把中國推向「失落的20年」?專家:中國不是日本

「貿易戰」把中國推向「失落的20年」?專家:中國不是日本

新聞事件

關注中美貿易摩擦的人們如今難免想起當年的日本,這個國家迎擊美國貿易挑戰的結局是經濟停滯長達20年。而英國廣播公司3月30日發表觀點認為,中美間可能發生的「貿易戰」會將中國推向當年日本遭遇的「失落的20年」。如今的中國和當年的日本相比,究竟有多少相似之處?又有多少不同?中國會走上日本30多年前選擇的道路嗎?

專家快評

劉向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部副部長)

如今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和當年的日美貿易戰在環境和條件上有一定相似之處。今天的中國和當年的日本都在經濟體量上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且對美國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和挑戰。美國出於自我保護以及努力維持全球影響力等目的,採取貿易手段來打壓對方。當年的日本受到了美國的壓制,在戰略上做出錯誤判斷,導致了「失落的20年」。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不會出現。今天的中國和當年的日本本質上有很大區別。

日本1956-2008年的GDP增長率(維基百科)

首先,二戰後的日本在政治和軍事上對美國非常依賴,美國提出的政策調整,日本政府多數情況下必須執行。而如今的中國擁有完整的政治、軍事主權,面對大國摩擦時擁有自主選擇的餘地。簡言之,在能動性方面,中國遠勝於當時的日本。中國不會受制於人,更不會任人擺布。

其次,中美貿易結構的差異性和當年日美間的差異性不同。上世紀80年代日本與美國的產業鏈重合度較高,雙方企業形成了明顯的競爭關係。例如在汽車領域,日本豐田和美國通用公司就是直接競爭對手。而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更多是互補,而非競爭。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集中在紡織品、玩具、低端設備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則集中在農產品以及高端運輸設備、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等技術密集型產業。

因此,中美貿易紛爭的矛盾並沒有當年的日美間那麼凸顯。美國如果真對華髮起貿易戰具有很高的風險性,因為美國很難在本國與世界其他國家找到中國商品的替代品。

等待交付給中國南航的波音787型客機(法新社)

最後,當今「美元霸權」不斷被削弱,以美元計價的貿易體量在世界上不斷地縮緊。相反,中國奉行的正確貨幣政策為中國經濟穩定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人民幣也逐漸在世界貿易多個舞台上「嶄露頭角」。因此,美國若試圖利用貨幣政策打壓人民幣,造成當年日本因簽署「廣場協議」而導致日元升值和經濟衰退的局面是不會發生的。

中國如今的繁榮是中國人民自己掙來的,是一步一步踏實腳印創造出來的。美國試圖輕而易舉把這些成果搶走是不切實際的。面對美國的貿易挑釁,中國所展現的立場非常堅定,既不提倡貿易衝突,也不懼怕。貿易戰只會傷害兩國的利益,唯有加強溝通和談判,才能實現中美貿易再平衡。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背景資料

1970年代日本製造業發展迅速,日本產品迅速佔領國際市場。1980年代初期,美國對日本的商品貿易赤字飆升至500億美元。美國在多個領域承受重壓之下,決定向日本發起貿易戰。日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延綿近30年,1985年「廣場協議」的簽訂引發引起日元階段性的升值,導致了資產價格飆升,泡沫形成。而上世紀90年代初的泡沫破滅則將日本帶入「失落的20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俄報述評:勉強拼湊的印太遏華「四重奏」並不和諧
北約對俄羅斯「出手」 將驅逐7名俄駐北約工作人員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