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昧心店家砂鍋底料中摻罌粟殼 舟山一店家被判刑

昧心店家砂鍋底料中摻罌粟殼 舟山一店家被判刑

因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舟山定海一砂鍋店主被判刑並處罰金。

而劉某製作的有毒有害食品,就是「罌粟殼砂鍋」。

32歲的劉某是安徽渦陽縣人,在定海開了家羊雜砂鍋麵館。

去年3月,劉某在老家聽人說,在砂鍋面的湯料中放點罌粟殼,可以增加湯料的香味。他就花100元,從當地人手裡買了20多顆乾貨。

回到定海後,每次煮砂鍋底湯時劉某就往鍋里放半顆罌粟殼,一天煮一次,半顆用4至5天。顧客吃面時,每次舀一勺底湯,一共放了一個多月。不過,麵館生意相比以前並沒有太大變化,每天的營業額仍是1000元左右,利潤600元左右。

去年5月26日晚上,該店正在經營時,市市場監管局定海區分局執法人員到店裡檢查,從廚房一個不鏽鋼桶內盛取砂鍋底湯,當場用罌粟殼快速檢測卡檢測了3次,結果均呈陽性。執法人員又從廚房一個塑料箱內找到一袋70克的疑似罌粟殼的乾貨。經鑒定,送檢乾貨中檢出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罌粟鹼、那可汀成分。

根據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罌粟殼是非食用物質。據此,去年底,一審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劉某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後劉某以量刑過重為由提起上訴,但在二審審理期間撤訴。

加了罌粟殼的砂鍋是何味道?

大多罌粟殼本身沒有味道,有些罌粟殼甚至帶有酸澀的苦味,所以罌粟殼能提味的說法,在理論上是講不通的。有專家表示,餐飲經營者在砂鍋、火鍋中使用罌粟殼,目的主要是讓人上癮。和鴉片、海洛因相比,罌粟殼內的「有毒物質」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不高,但其成分同樣包括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鹼等30多種生物鹼,長期食用必有異狀。

如果不小心食用到罌粟殼火鍋,一次兩次不會對身體產生較大影響。消費者如果懷疑自己吃了摻雜罌粟殼的食物,盡量多喝水、多吃蔬菜就行。因為水能夠加快代謝,將有毒物質排泄出去,而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阻礙有毒物質的吸收。

轉載自:舟山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地方新聞 的精彩文章:

浙江海警查獲走私白糖500餘噸 案值300萬元

TAG:杭州地方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