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4月迎來手足口病高發期,做好這4點預防,寶寶才能不中招!

4月迎來手足口病高發期,做好這4點預防,寶寶才能不中招!

據北京市疾控中心近5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手足口病的發病時間以每年4~9月為主。國家衛計委更是在3月底就將手足口病防控列為當下傳染病的防治熱點,可見手足口病的預防形勢仍然嚴峻。

談及手足口病,堪稱每年春天寶寶們都要過的一大關。4月伊始,又進入了手足口病高發期,該如何做好預防,讓寶寶免受疾病困擾呢?袋鼠麻麻及時整理了預防和治療手足口病的實用知識,爸爸媽媽們一定要仔細看清楚,為寶寶用心預防!

哪些癥狀提示寶寶可能得了手足口?

手足口病,顧名思義,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寶寶手掌心、腳掌心、口腔內(甚至口周)出現皰疹,通常伴有發燒,偶見部分寶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手足口病的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因此,家長如果發現寶寶的手足口部有皰疹,那麼孩子就有可能患了手足口病。

其實,大多數患兒的癥狀都比較輕微,大約7~10天就可以自愈,家長不用太擔心,只要做好日常的對症護理即可。

不過,也有少數手足口病患兒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比如可引起腦炎、急性馳緩性麻痹、肺水腫、心肺功能衰竭等,甚至引起死亡。現在手足口比較常見的危重病例主要是神經系統受損,多數是腸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所以家長一定要認真觀察孩子神經方面的表現,如果孩子出現了反覆哭鬧、嗜睡、手足抽搐、噁心、嘔吐等癥狀,要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如何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因為手足口病是由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觸等途徑傳播,因此針對手足口病毒的傳播途徑來做預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1.針對消化道傳播

消化道病毒感染的情況,多數是由於寶寶啃了或者使用了被手足口病毒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飲具等物品而導致的。由於手足口病直接致病病毒EV71最怕紫外線和高溫,因此用紫外線或高溫煮沸寶寶的玩具和奶瓶等餐飲具來消毒,可以說非常有效了。

另外,家長也應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傢具、玩具等。

2.針對呼吸道傳播

手足口病毒還會通過接觸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皰疹液等飛沫傳播,因此在手足口高發的時段,盡量不去人員密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也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的。

3.針對接觸傳播

其實這一點是對以上兩點預防措施的二次加強防護。因為無論是餐具、還是手足口患者的分泌物,接觸的途徑基本上都要經過手,因此勤洗手、正確徹底洗手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注意的是,不僅要給寶寶勤洗手,全家人都應該勤洗手。每次進食前、如廁後、處理嘔吐物或更換尿布後都應洗手,全家人一起行動,抵禦手足口病毒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及時注射EV71疫苗

儘管現有的疫苗只能用於預防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對於柯薩奇A組16型(CA16)、埃可病毒等尚無能為力,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引起手足口的病毒當中,就數EV71最為兇險,所致重症率和致死率都最高,因此注射手足口疫苗仍然必要。

接種EV71疫苗的適齡兒童為6月齡~5歲,建議儘早接種,低齡兒童盡量在12月齡前完成2劑次接種程序。

寶寶不幸得了手足口怎麼辦?

儘管進入疫情高發期時,我們要格外注意預防,但實際上,大部分手足口患兒癥狀都較輕,通常1周內即可自愈,此後寶寶的免疫力又會上一個新的台階。因此,我們並不主張對手足口患兒進行抗病毒治療。

當然,在寶寶生病期間,以下幾點家長也必須執行到位:

1.發熱護理

當寶寶體溫低於38.5℃時,家長可以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並要注意給寶寶補水。當體溫超過38.5℃時,則應該給寶寶服用退燒藥了。(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查看:寶寶發燒了?這麼做等於火上澆油!)

2.皮疹護理

出疹子時,家長應保持患兒皮膚的清潔,並要及時給寶寶更換衣服。此外,要給寶寶勤修指甲,以免過度搔抓引發皮膚損傷和感染。若皰疹破裂並伴皮膚繼發感染時,可局部外用抗菌藥膏。

3.口腔護理

若寶寶嘴裡的皰疹已潰瘍,家長可用魚肝油或維生素B2片劑研成粉塗抹口腔,並要讓寶寶經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潔。給孩子喝點偏涼的奶或水,少量多次,可幫寶寶減輕口腔潰瘍的痛苦。

4.飲食護理

患病期間,孩子的消化功能減弱,飲食上應給予易消化的營養食物。出疹期間,尤其在口腔內水皰破潰成小潰瘍期間,可以多給予一些溫的流質飲食。病癒後可及時補充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最後,為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別人,寶寶患病後應居家隔離至康復後一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知袋鼠 的精彩文章:

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區別在哪?怎樣護理才能追上足月兒?

TAG:醫知袋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