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濟群法師:進取並非執著

濟群法師:進取並非執著

問:平常生活中,我們常認為一個人有進取心是好事,然而在佛教中,凡夫意義的「進取」卻往往帶著「執著」的色彩,請問「進取」和「執著」有什麼區別?

答:有些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擔心一旦學佛會失去進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實這是對佛教的誤解。從世俗意義上說,進取心是好事;從佛教角度看,進取心同樣被肯定。任何一個真正學佛的人,首先要建立一種崇高的目標,然後為實現目標不斷努力。佛弟子在修行時都要發菩提心,正如四弘誓願所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每個菩薩在因地修行時,都曾經發過大願,並為實現這些偉大願望而精進不懈。

進取與執著是什麼關係呢?進取代表著人們有某種上進心,有某種向上的追求,比如學業、事業等。但我們在追求過程中,必然會介入自我,貼上我的標籤,覺得我在追求。成就了,我很光彩;萬一失敗,就覺得我沒面子。因為對我、對成就的執著和過分在乎,就會產生憂慮和焦躁。另外,我們對追求的事也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而那些在乎的事,重要性就更被誇大了,一旦不能成功,會很痛苦。我們也會執著自己的經驗方法,以為這才是通往成就的最佳模式,從而變得自以為是,不能採納他人意見。甚至在做事中,因為固執己見,產生對立衝突,使人活得很累。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這種執著也具有某些促進作用。

佛法的修行,是要我們進取而不執著。《金剛經》的名言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沒有執著;而生其心,是有進取心。經中講到菩薩要滅度無量無邊眾生,所謂「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這是說菩薩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煩惱,從輪迴中覺醒,但心中不能執著於眾生相,也不能覺得我在度眾生,所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如果菩薩也像我們凡人一樣,把所做的事看得很實在;覺得我在做事,我在度眾生,就不是合格的菩薩了。

但執著是凡人的習性,有進取心必然會伴隨執著,有執著就會造成痛苦。想要進取而不為所累,就必須要有空性的智慧,認識到一切都是因緣所生。唯有這樣,才能超越對現象的執著,心無所住,在積極進取的同時不失自在。

問:我們常常會在失意的時候安慰自己說「隨緣」,佛教中也講「隨緣」,那麼「隨緣」和剛才所提到的「進取」矛盾嗎?

佛教所說的隨緣,通常是被人們誤解了。隨緣,似乎就等同於不做任何努力,是被動、消極的表現。這就把隨緣和進取對立起來了,以為隨緣就不思進取,進取就不能隨緣,其實不然。

佛教講的隨緣,其實是很智慧的。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就是立足於因緣因果。任何一件事的成敗,都離不開這四個字。其中,有客觀條件,也有主觀因素。當我們面對一件事的時候,如何隨緣?這就要考量各種因素,審時度勢,然後做出智慧選擇,而不是一廂情願。因為多數人都是很主觀的,我們帶著經驗和觀念的模式在看世界,帶著執著和強烈的需求在選擇,這樣難免會產生片面認識。所以,佛教告訴我們要隨緣。

懂得隨緣的人,才能更好地進取,才不至於一意孤行。在綜合評估各種因素的前提下,採用最合理的方法,才有助於目標的實現。

問:請您為我們開示「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這句話的含義。

佛教講因果。而平常人更多關注的是結果,羨慕別人的成就。可是成就從哪裡來呢?任何成就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都有它的前因後果,佛教中有一首十來偈,就說明了這個道理。所謂「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恭敬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喑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諸根具足者持戒中來「。可見,人生各種結果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們重視因上的努力。

但多數人只在乎結果,為了得到某種利益,甚至不擇手段,造下各種惡因。當這些惡因成熟時,便悔之晚矣。有句話叫做「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為什麼呢?菩薩認識到因果的原理,看到眾生的不幸,看到三惡道的悲慘,所以對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都會特別謹慎。因為他深深知道,不良的心行必定結出苦果。

因此,以佛法智慧看待人生,告訴我們必須在因上努力。只要因緣具足,結果自然就會出現。如果不能成功,那隻能說明因緣還不具足,還需要在因上繼續努力。相反,把結果看得太重,就會患得患失。如果不肯在因上努力,那結果永遠都不可能出現。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同時也說明,當我們有了某種成就,這種結果也是眾緣和合,是無常的,同時也不是可以永遠擁有的。不要太執著,那隻會帶來痛苦。隨緣也能讓我們面對成功時有一份平常心。成功時不會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失敗了也不會有挫折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隨喜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最幸運4種人:渾然不知 又將輪迴無量劫
學佛人的命運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