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制裁美國大豆這個「殺手鐧」 中國為何遲遲不用?

制裁美國大豆這個「殺手鐧」 中國為何遲遲不用?

中國對美貿易反制措施加碼。4月1日午夜,中國宣布對進口自美國的128項產品加征15%或25%的關稅,其中大部分是農產品,包括水果、豬肉等。中方透露,更多的反制措施也還在醞釀中 。

最緊張的人是誰

聽到這個消息,美國大豆生產商可能是最緊張的。

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主,美國62%的大豆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國。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中國以關稅回應美國的關稅制裁,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可能暴跌71% 。

「打擊大豆等農產品,雖然單價不高,但影響群體廣泛,而且美國農場主是特朗普的重要選民,可以直接影響他的選民基礎。」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說。

現在中方的反制措施還不包括大豆。但從官方的表態來看,一旦美國在貿易保護的路上越走越遠,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很可能拿大豆「開刀」。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此前稱,中方將會採取一切適當措施,堅決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不排除任何選項」。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也表示,貿易戰一旦開打,「應戰的一方只會根據自身利益和需要來決定反制的時間、方式和領域。」

焦慮的美國農業界已經在採取行動。除了通過國會持續對特朗普政府施壓外,還在福克斯等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加大廣告投放力度,目標受眾是特朗普本人。

「我支持特朗普政府,但我對目前在貿易和關稅方面的行動很擔憂」,印第安納州農民白波在一則30秒的廣告中說,「中國是大豆的第一大顧客,這令我們十分脆弱。我們所有人的農場將成為貿易戰中的犧牲品。

為何還不對大豆動手?「大豆是中國對美貿易反制的『重量級武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國是直通車說,大豆是中國的剛需,拿大豆開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中國會慎重出手 。

具體而言,中國除了要考評估限制大豆進口給美國造成的損害外,還要考慮此舉會給中國大豆供應造成多大的缺口,用什麼替代品彌補缺口,能否實現大豆進口多元化,大豆短期內漲價會否推高飼料價格,進而引發通脹等多方面問題。

在白明看來,在此情況下,即使真要打出「大豆牌」,中國也會注意把握力度和節奏。實際上,大豆相當於中國與美國就避免貿易戰進行談判時的籌碼,「與其真使出這一武器,不如讓它發揮威懾作用更有效」。

歸根結底,中國實行貿易反制的目的是要讓美國認識到貿易戰的嚴重後果,把中美經貿關係拉回正常軌道。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雙方重回談判桌前,自然是好事。(國是直通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舌尖3》第6集: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其他幾集都是垃圾
五線小城的互聯網發展,你的家鄉也如此嗎?

TAG:酷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