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無人駕駛汽車催動變革 停車場將走向這兩條路

無人駕駛汽車催動變革 停車場將走向這兩條路

隨著無人駕駛汽車逐步走向商業化,未來融合共享出行理念的各類無人駕駛交通工具將成為出行主力。鑒於此,一直難以解決的停車問題或將迎來轉機,停車場也將走向拆除再利用和智能化升級這兩條路。

一直以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城市擁堵問題愈發嚴峻,停車用地也持續擴大。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緩和停車需求與其他用地需求之間的矛盾困難重重。如果能夠減少停車場,那麼城市將獲得更多可利用空間。

近年來,得益於共享出行概念的火熱,以及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以往的停車難題似乎將迎來緩解良機。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開始逐步啟動停車場改造工程,將這些空間重新設計為住房、娛樂設施等,或者是過渡性利用。

停車場可以拆了?

許多城市為了容納越來越多的汽車,不得不持續擴寬、建造新的公路,修建新的停車設施。如今,這一趨勢或將迎來轉變。前不久,美國舊金山市提出了一項新的計劃,準備將一個會議中心的停車場重新改造為經濟適用住房和酒店客房。

其實,這樣的改變正在更多的城市悄然發生。無論是已經風靡全球的共享出行,還是即將落地的無人駕駛汽車,甚至是更為科幻,但是也迎來商用的飛行汽車,這些都推動了傳統交通出行模式的大變革,也為解決城市停車難題帶來了新的答案。

城市愈發擁擠,大量的空間卻被設計為用來停放使用效率並不高的私家車。據數據分析,大多數的汽車在一天時間內,有90%以上的時間都在停車位上「閉目養神」。為了停車而浪費了寶貴的城市空間顯然不值得。

現在,共享出行的日益成熟,以及自動駕駛汽車即將迎來商用為緩解城市空間帶來了重要幫助。隨著共享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汽車使用率的提升,不僅停車需求銳減,人們的汽車消費理念也將逐漸發生改變。未來,以無人駕駛計程車、無人駕駛公交車等為核心的交通出行生態構建完成,城市汽車保有量或將持續下滑,城市的停車需求也將實現下降趨勢。

因此,雖然短期內停車場的增長勢頭或許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停車設施的使用率下降是必然的,未來將有一部分會被重新改造利用,從而增加城市商務與住宅空間。當然,無人駕駛汽車的規模化量產與上路都並非易事,還需要從安全出發,不斷打磨技術、完善法律與基礎設施。

停車場智能化也是一條路子

停車場除了被拆之外,自然也會留下相當一部分,畢竟停車的需求是不可能歸零的。那麼,為了提升停車空間利用效率,停放場智能化會是另一個方向。

實際上,在自動化、智能化趨勢影響下,智能停車場的建設已經起步。目前,我國多地都正如火如荼地建設智能停車場,部分已投入使用。智能停車場融合了智能停車管理系統與停車機器人,能夠有效提升停車效率,並提高空間利用率。

因而,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未來停車場的命運將發生轉變,一部分被拆除後重新利用,另一部分則根據現實需求走向智能化,繼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無人駕駛改變生活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不僅僅是影響城市規劃,也將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上班的人們可以把以往開車的時間節省出來,用在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或者是用來休息一下,緩解工作的壓力。

屆時,交通擁堵的情況也有望大為改善,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也會不斷下降。當然,普及無人駕駛汽車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完全消除事故隱患,因為很多意外無法避免,但是總的來說,那時的道路安全狀況顯然會更好。

不過,在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前,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無論是日前發生的Uber自動駕駛測試車致死事故,還是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車禍,都說明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遠未達到成熟的地步,距離真正的無人駕駛還有待時日。只有安全性這一最基本的要求得到了保障,那麼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規模應用才會順理成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物聯網之戰愈演愈烈 合規會將成主要動力
「無感支付」都來了,智慧生活還遠嗎?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