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息,古代中國付出多少人力物力?

為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息,古代中國付出多少人力物力?

「這份戰報八百里加急,送給皇上」,相信看中國古裝劇的朋友對這句話都不陌生,這彷彿是古代中國最快的「快遞」形式了,那麼,「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古代沒有汽車飛機,信息和物件的傳遞靠的是人的腳力和馬匹的馬力,也就是跑和騎馬。兩地距離稍遠的話就需要類似現代快遞的中轉站,也就是驛站,驛站中設有更換的馬匹和驛卒,供加急件時的替換,古代驛站20里一個,可想而知其花費多大的人力財力。

驛站

「八百里加急」中的八百里是什麼意思呢,中華大地地廣物博,八百里實在不是一個值得傳承下來的距離,根據唐代馬匹速度等級的劃分,180里/天為快馬,再往上就是300里/天,最快不過500里/天,這就已經是最快了,由此可見「八百里加急」就是以最好的馬、最好的騎手、最快的速度不間歇的跑,馬和人到了極限就在最近的驛站換。

那我可以中途怠慢嗎?答案是不行,兩地距離固定,速度固定,若是晚了一天就會杖責,兩天加倍,造成嚴重後果還會被處死,

那什麼時候可以使用這「八百里加急」呢?公元755年,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六天後唐玄宗在華清池得到消息,安祿山在3000里外的范陽造反。由此可知,當時最快的信息傳遞速度最快為500里/天,期間也不知跑死了多少馬,累死多少人。

現在看來古代的運輸速度不快,但它組織之嚴謹,覆蓋面積之廣,投入之大,實是現在物流的鼻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剛烈的漢子 的精彩文章:

李逵為什麼會被宋江毒死,給後世一個未解之謎,看一個自私自利而又迂腐的投降派!
他是毛主席最敬佩的一位帝王,經歷非凡為人大肚量!

TAG:剛烈的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