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焦慮,叫「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輔導班了」

有一種焦慮,叫「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輔導班了」

關注掌上家長課堂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經常在某個下午特定的時間點,尤其周末,小區旁邊一家補習班的門口站滿了或年輕或年老的家長,他們都是來接上補習班的孩子回家的。

毋庸置疑,類似這樣的場景僅僅是在中國大大小小城市裡的冰山一角

無論暑假,寒假,還是周末。補課,已然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飯。

因為在家長圈,有一種焦慮,叫: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輔導班了!

你家孩子上口語課了,我家孩子也得上;你家孩子學奧數了,我家也得學。似乎只要家長們覺得自己的選擇和行為和大多數家長保持一致,就能得到安全感、踏實感甚至滿足感。

不是為了往上爬,而是為了防止向下降,這可能就是令家長們焦慮的起源。

由此,焦慮的結果是家長開啟了孩子們的補習班人生

01

競爭壓力大,不補不行!

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就說到:當下,壓力已經發生在她五歲還在上幼兒園中班的女兒身上。

班主任提及孩子數學能力處於弱勢,於是她馬上報班,以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與此同時,女兒也上了兩個教育機構的語文、英語各兩次課,還有鋼琴課兩次、小提琴一次課,一個禮拜下來,共計十三次課。

而且,這個五歲小女孩的作息是這樣的:她每天七點起床,七點四十幼兒園做早操,晚上六點興趣班下課回家,回家要練琴和做輔導班作業,九點多才能睡覺。

這是一個幼兒的童年生活。在剛剛咿呀學語之後,就已經被迫接收到來自社會的競爭壓力。

02

應試升學選拔,不補難以應付!

有標準化考試的地方,就有焦慮的產生。就像法國社會學家鮑德里亞提出的「擬像理論」:

「標準化考試通過一整套嚴密的體系,向我們傳播關於學霸、聰明和成功的定義和標準,而這無疑是一種壓迫,因為這種標準的不斷強化,實際上是在宣布每一個受眾在某種向度上是殘次品。所有人,在與這個強勢標準的對比中,產生惶恐和焦慮。」

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家長都不自覺地拿自己的孩子與一次次的考試標準做對比,與成功的模範——「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最後比出來的結果,就是焦慮本身。

03

別人都在補,自己不補顯得不正常。

根據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顯示,課外輔導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這個數字,幾乎是每2個月,京東就搞一次雙11大促。

學生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家庭除房子之外第二大支出。

楊先生給三年級的兒子報了英語、書法和跆拳道三個班,每門課一年的學費都在3000元左右,一年一萬元的費用對於工薪階層的他來說並不是個小數目,但為了給兒子「打個好基礎」,他寧可在吃、用上省一些。

賀女士的兒子今年開學剛上初中,她的兒子每天除了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同步練習外,周末還要上英語和數學補習班。「從小學開始,我看到其他孩子在上《新概念英語》,也讓兒子學了。每周六上3節課3個小時,一個學期20多節課上完一本書。奧數也是老師推薦的,周日上一個半天,整個下來花費不菲。」

我相信,這只是千千萬萬個中小學生家庭的縮影而已,同時更是無數家長焦慮和無奈的心聲:「孩子累,費用高,但還是不得不把錢交給培訓班!」

04

不知道孩子要什麼,多學一點是一點

其實除了應試選撥類的補習班,興趣藝術班也是家長給孩子報的熱門。原因除了孩子顯現出對這一類的愛好和興趣,大多數家長是抱著讓孩子多學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去選擇的,認為孩子身上總要有一項特長。

而至於真正想讓孩子學什麼,家長們其實內心也並不清楚。

不管是出於怎樣的緣由給孩子報補習班,始終貫穿和隱藏在家長內心深處的一直是焦慮。

因為焦慮,所以補課;因為補課,更加焦慮。由此存在著這樣一種廣泛的焦慮,籠罩在整個家長群體當中:

打開手機,到處都在講競爭激烈、教育改變命運,每個家長都很難置若罔聞。對待這樣的焦慮,我們不能讓它無止境的生長,而要學著避免和控制。

不要拿我們的孩子當做發泄焦慮的犧牲品

一篇文章里就說到:有節課老師在講作文,一位小男孩可能正在構思,半天沒動筆。在一邊旁聽的媽媽忍不住了,從後面衝過來就是一耳光,揪著他耳朵往外拖。

老師把他媽媽勸走之後,他跟老師說:「老師你知道嗎,我每天都過得特別辛苦,像在打仗一樣。在學校很自卑,到了家還要被罵。好像整個世界都沒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躲起來,很害怕。

還有很多孩子都說怕考砸了被家長罵,從考試前一個月就開始提心弔膽;怕不管怎麼努力,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

人長時間處於情緒不平靜,是沒有辦法進入深度思考的。家長如果不知道怎麼去幫助孩子,起碼需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一點,就是不要給孩子製造焦慮和恐懼,讓他成為你發泄焦慮的犧牲品。

身教重於言傳,把自己當成孩子學習的模範

一位老師經過對前來旁聽的家長長期的觀察,發現一個規律: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通常那些坐著玩手機遊戲的、大聲接電話的、走來走去的「旁聽」家長,孩子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那些安安靜靜聽老師講課的、自己看書、或者耐心處理工作的家長,孩子往往更專註一些。

所以,家長與其督促孩子,不如少看電視、少玩手機、打麻將,多看書,繼續堅持學習。身教重於言傳,看父母每天讀書,孩子也容易養成閱讀習慣,思維也更加活躍。

成長不是一蹴而就,是給孩子慢慢長大的時間

人們都習慣說父母是在陪伴孩子長大,反過來孩子何嘗不是也在陪著父母成長呢?你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也是第一次當小孩呀。

我們在充當彼此第一次角色的過程中並不一帆風順,都犯過,也將繼續犯著大大小小的錯誤,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彼此深愛對方。

而父母作為撫養的一方更應該給予孩子多一點時間去長大,給他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這應該就是這一代為人父母者的共同之處:

因為知道教育對孩子未來至關重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決定他們未來的工作如何、幸福與否,所以才會希望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甚至願意付出不菲的金錢和大量的心血。

所以課確實需要補,但是關鍵還要看怎麼補,因為這直接決定了補習的效果。

揚長補短,取之有度

揚長,在發覺孩子對於某一方面有天賦,並主動投入時間的方向,家長可以參考科學方法,在專業老師的教導之下,將它培養成孩子的特長。

這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更是鍛煉了他對待一件事情時善於深度思考和專研的精神,對孩子受益終生。

補短,就是根據孩子的學習現狀:短板和困難,階段性進行針對的輔導學習訓練,以達到孩子均衡發展的最佳狀態。在孩子這一塊的學習當中,家長特別需要耐心和寬容,因為家長的耐心陪伴,悉心指導,將會是孩子學習心態的有利支撐。

補學習習慣

很多家長反映這麼個現象:孩子補課了呀,為什麼學習成績還是上不去?是不是根本沒效果?

其實呀,家長犯難的原因在於,沒有認識到孩子學習成績總是不好,追究根本還是他們的學習習慣不好

「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孩子智育的最好手段」,所以,在平時需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他們的思維也會越發清晰和活躍。

成績的好壞,直接反映在課堂。所以孩子同時需要養成好的聽課習慣,上課不僅需要全神貫注,還要求及時抓住老師講的重點和難點,記得同時積極思考和提問。

補學習方法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簡單8字,能堅持做到的寥寥無幾。尤其複習時對知識點、方法的總結和歸納,需要有計劃地、有規律地、及時地進行。

掌握正確的方法對學習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於網路,由 掌上家長課堂 整理編輯。

這麼好的微信文章,原來都是來自《掌上家長課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家長課堂 的精彩文章:

明星抱娃哪家強?陳偉霆魔性姿勢堪比人販子…

TAG:掌上家長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