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親歷教育16年,我所領悟的親子教育的三個「高槓桿解」!

親歷教育16年,我所領悟的親子教育的三個「高槓桿解」!

每日修正念 每日行正道

每日有閱讀 每日有寫作

每日有運動 每日有思考

每日有收穫 每日有分享

心似瀚海 只起微瀾

正念微光 星火燎原

一日一度 活在當下

美好人生 由我做起

時光沙漏 2018年 365天 之 第92天

兒子十六歲了!

一個男孩要經歷多少才能成為一個男人?

(參見兒子的文章《琢磨》)

這是一個家有兒女的人都需要追問的一個問題。

作為一名青少年精準成長教練,在近十年的時間裡,我與數百個家庭的孩子進行了近距離的接觸。

有的家庭,對孩子不可謂不上心。6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還外加保姆與司機。

有的家庭,對孩子不可謂不投入。買學區房,擠名校,送各種培訓班,培養各種才藝。

然而但是BUT,

越來越多的家庭出現親子關係溝通問題,孩子一聽到父母說話就煩,一回家就關在房間里,房門一鎖,把渴望與之交流的父母關在門外,;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被醫院診斷為「抑鬱症」,無法承受學校的學習壓力與同夥社交壓力,躲在家裡不肯去上學;

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宅男宅女,只能在手機與網路里找到樂趣。

我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與父母型來訪者的交流總是會被問及:你的孩子青春期叛逆嗎?

「嘿,你會叛逆嗎?」我問兒子。

「幹嘛要叛逆?」兒子反問道?

他也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參見兒子文章一個非學霸的中考歷程)

他也曾失意迷茫。(參見兒子文章《山背面的一棵樹》)

家人小兒初長成。

我也開始總結回顧他的成長曆程。

作為一個凡事喜歡建構的理性主義者,我的教子之路也呈現出緊扣核心,有的放矢,高槓桿撬動的特點。

首先,我確定的教育核心就是: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健全其心理。

這是我堅持的教育成功,人格完整的金字塔鐵三角結構,缺一不可,缺一不穩,缺一不立。

有的放矢,就是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重點突破。

1)在幼兒時期(0-3歲)

教育的關鍵詞是:陪伴。

回憶那時的我,幾乎24小時陪在孩子的身邊,從聽覺,視覺,觸覺神經的開發,到閱讀能力的培養,我幾乎無所不盡全力。記得光《西遊記》兒童版這本書就給他讀了不下十遍,只到最後實在讀得太煩了,就賣了幾盤空磁帶,把我的讀書錄了下來,放錄音給他聽。只到現在,這些磁帶我們還保存著,磁帶里還有兒子稚嫩的聲音:「為什麼呢?為什麼唐僧不相信孫悟空呢?....為什麼呢?....為什麼呢?」讓人忍俊不禁。

這些帶著溫度的記憶,每每回憶,總讓人溫暖。

2)在學齡前時期(3-6歲)

教育的關鍵詞是:人際交往

兒子在很小就表現出敏感,膽小的特質。

所謂因材施教,就是發現孩子的特點與弱點,及早進行調整與糾偏。

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給老師寫了長信,把孩子的性格特點向老師進行了介紹 ,以及把我的教育理念與老師達成一致。我希望老師多給孩子布置工作任務,去鍛煉他的膽量與擔當。幸運的是,老師非常「配合」我,(這就是我的理念:我認為學校教育是對我親子教育的補充。)從讓兒子到隔壁班為老師拿一支粉筆開始,兒子開始了在幼兒園的膽量與人際溝通能力的鍛煉。

與此同時,全面長期的身體素質鍛煉有條不紊地進行。每天堅持拍球,跳繩,輪滑,獨輪車運動。身體的協調性與平衡性,促進了大腦的同步發展。

3)在小學期間(6-12歲)

教育的關鍵詞是:規則意識

現在很多教育理論都在強調愛與自由,愛就是給孩子自由,讓孩子自由發展。然而,許多家庭概念不清,自認為自由就是放任,愛就是溺愛。結果造成孩子無法無天,無規則意識,耐受力差。

經過幼兒園三年的去我那,在充分培養了孩子的膽量與人際交往的主動性後,我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規則意識。

我選擇了寄宿制的小學,也許有人被詬病寄宿制對孩子的傷害。我只能說,我的選擇,都是為了我的教育理念服務的。

我的教育理念就是:男孩子一定要有男人的擔當與承受力,這種擔當與承受力是從小訓練的。

我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絕不是為了自己輕鬆,相反,我每三天都會到學校去與孩子交流,給他寫信,鼓勵他面對遇到的各種困難。

六年的寄宿學校生活,讓他成長為一個開闊,開朗,開放的男孩。與同學,與老師,與校長的交流都應對自如。

小學畢業典禮上,我作為家長代表在全校發言。我在發言出表達了對學校的感謝。的確,這是我的肺腑之言,學校完美地實現了我對孩子規則意識,抗挫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的培養目標。

4)在青春期(13-18歲)

教育的關鍵詞是:三觀樹立

進入中學以後,孩子面臨著同伴壓力,學習壓力,成長困惑多重壓力。周圍都是優秀的人,他不再是突出與拔尖的;九門功課壓力,常常學到深夜;異性好感萌動,人際關係變得敏感。

在每天堅持的1000個跳繩的運動過程中,我會就我觀察到的青春期現象與他進行探討。

與兒子探討世界觀:世界與你誰牛逼?是世界圍著你轉?還是你不和世界玩?還是你去適應世界與改造世界?

與兒子探討人生觀:你與別人的關係是競爭的關係?還是沒有關係?還是合作共贏的關係?

與兒子探討價值觀:人活著的意義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你存在的價值,是對別人有價值重要還是只對自己有價值重要?

有了正確的三觀作為心理結構的底層代碼,其它的事,我所堅持傳遞的一個觀點就是:一切都不是事兒!

考試沒考好,沒多大事兒,下次再努力;

喜歡女孩子,沒得到回應,沒多大事兒,以後成長了再喜歡別人,總要多經歷幾次;

看不慣某個同學,沒多大事兒,試著找找別人身上的優點,全面的看待別人;

被老師批評了,沒多大事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和兒子一起看美劇,討論同性戀基友現象;

聽兒子講遊戲攻略,欣賞他在論壇發布的遊戲攻略被無數人跟貼點贊;

聽兒子唱歌,為他點贊;

兒子:「媽媽,我今天要拉一下小提琴,在神探夏洛克里,他拉的那一段特別好聽,我要模仿一下。」

我:「好。」

兒子:「同學讓我給他買一個遊戲裝備。他父母不讓他買!」

我:「好。」

兒子:「我今天做完作業後,要看一個美劇,冬歇已經結束了,最近好幾個美劇同步上線。"

我:」好。「

兒子:」今天我同學考試沒考好,被家裡人罵了,在學校還哭了。哎,還是你好!「

兒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媽,你能不能嚴肅點,你能不能不要這麼逗呢?」

問:「你的兒子有青春期叛逆嗎?」

我:「什麼?春春期為什麼一定要叛逆?」

親歷教育16年,我所領悟的親子教育的三個「高槓桿解」:

1)關係是一切的根本。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什麼?是愛的流動,是性格的塑造,是人格的養成。現在許多家庭,把家變成學習的第二場所,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沒有愛的傳遞,沒有情感交流,沒有心理撫慰,沒有三觀引導。可謂捨本逐末,本末倒至。

2)心態是一切的基礎。

家長的心態就是孩子的心態。你重視什麼,孩子就重視什麼。你視成績為生命,孩子就不能承受考試失敗;你視遊戲為洪水猛獸,孩子就只能偷偷進行,關門鎖門;你視孩子的同伴為競爭對手,孩子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3)交流是一切的保證。

沒有交流,愛無法得到流動,觀點無法進行碰撞,思想無法進行溝通。

交流是平等的,青青期的孩子,更需要平等心對待。他們的思想體系與身體發育,都在向著成熟一步步發展,他們需要激發,需要保護,需要被認同。

大道至簡!這不過是「不是秘密的秘密」罷了!

我是誰? ——

簡Jane:

正念修心坊主人,修行者。

心理諮詢師,身心靈療愈師,

心理專欄作者,兒童精準成長教練。

鬱金香陽光會江蘇南京會長。

(全國最大抑鬱症公益組織)

「咖啡時光」心靈美學空間公益社群發起人。

觀瀾瑜伽特約心理顧問。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

受訓於正念認知療法(MBCT)八周課程,正念減壓(MBSR)課程,正念慈悲(MSC)課程,NLP思維心靈重塑課程,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德博諾六頂思考帽思維訓練課程。

長期從事「思維潛能開發」與「學前載體培育」的研究與實踐。8年來為數百個家庭0-12歲兒童提供關鍵期精準成長教育指導。

發表論文《元認知技術在心理諮詢中的運用》,《如何建立兒童的心理免疫系統》,《顛覆傳統思維破解家教核心密碼》,《論宗教信仰對心理病症的療愈作用》

人至中年,偏安一隅,創建正念修心工作坊。

潛心探索靈性生命成長,正念引導身心靈平衡。

知行合一,助人自助。

運用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正念內觀療法,結構派家庭治療法,後現代敘事療法等,

療愈焦慮、強迫、偏執、抑鬱,避世等心理適應障礙。

用文字在這個世界靜心修行!

用筆墨召喚擁有同樣氣質的靈魂!

====================

如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念修心坊 的精彩文章:

TAG:正念修心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