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盞,宋朝時就已紅遍藝術圈!

建盞,宋朝時就已紅遍藝術圈!

建盞的器型設計,也為了適應點茶而生。

一般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囗四大器型,

傳世和出土最多的是束口盞,最適合鬥茶的器型。

束口盞的口沿以下1~1.5厘米左右向內束成一圈淺顯的凹槽,便於點茶時掌握茶湯的分量,還有利於茶湯的保溫效果,又可避免茶湯外溢,也稱為「注水線」。

建盞在北宋中後期在鬥茶風盛行時,受到皇室的喜愛與推崇。建盞的胎體厚重、釉面花紋變幻莫測以及對茶湯的保持溫性好,適應鬥茶需求,一時成為皇族、士大夫、文人墨客追捧的茶器珍品。

建窯歷史地位一點也不亞於宋代五大「名窯」,

建盞當之無愧的成為天下第一茶盞,紅遍藝術圈,

有宋代文人雅仕曾以詩歌詠贊為證。

宋徽宗趙佶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采色也。

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

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

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

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

趙佶把建盞作為御前隆重賜茶的茶盞,「以惠山泉,建溪異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賜蔡京飲之。」

這時記載的無錫惠山泉,建窯異毫盞和太平嘉瑞茶

(建成甌北苑貢茶)便是當時名震遐邇的「天下三寶」。

以及鬥茶推手之一的蔡京鼎力簇擁下,文人墨客詩歌詠贊影響下,鬥茶斗盞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點。

古法柴燒-金兔毫盞

宋·陶谷

(公元903-970年),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陝西邠縣)人。本姓唐,避後晉高祖石敬瑭諱而改姓陶。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判吏部銓兼知貢舉。再為南郊禮儀使。累加刑部、戶部二尚書。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卒,年六十八,贈尚書右僕射。善於隸書。著有《清異錄》等作。

《清異錄》最早完成於北宋初,是古代中國文言瑣事小說。作為重要歷史筆記,保存了中國文化史和社會史方面的很多重要史料,書中一半以上的條目分別被《辭源》和《漢語大詞典》採錄,其價值可見一斑。

《清異錄》載:「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

宋·蘇軾

(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詞開豪放一派,宋代八大家之一。

《送南屏謙師》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瓮鵝兒酒。

天台乳花世不見,玉川風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宋·米芾

(公元1051~1107年),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岳山人等。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滿庭芳》·<紹聖甲戌暮春與周熟仁試賜茶>

雅燕飛觴,清談揮麈,使君高會群賢。

密雲雙鳳,初破縷金團。

外爐煙自動,開瓶試、一品香泉。

輕濤起,香生玉乳,雪濺紫甌圓。

宋·黃庭堅

(公元1045-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三宗之一。

《西江月·茶》

龍焙頭綱春早,谷簾第一泉香,

已醺浮蟻嫩鵝黃,想見翻成雪浪。

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

無因更發次公狂,甘露來從仙掌。

宋·蔡襄

(公元1012—1067年),字君謨,興化(今福建蒲田仙游)人。是蔡京的堂兄。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

他著作的《茶錄》問世於公元1050年。

載曰:「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

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兔毫盞的析晶斑紋形態為黑色釉層中,

透出均勻細密的絲狀筋脈條紋,

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

兔毫盞是建盞最為流行的品種,可以說是建盞的代名詞,從考古成果、傳世名品和歷史文獻足以證明它的崇高地位。

選購古法柴燒兔毫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盞匯 的精彩文章:

向大師致敬—經典系列鷓鴣斑建盞!

TAG:建盞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