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稱為謀聖,張良為劉邦出過很多計策,哪些計策最有意義呢?

被稱為謀聖,張良為劉邦出過很多計策,哪些計策最有意義呢?

張良為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了很多貢獻,單是被司馬遷記錄下來的,就有十餘件之多,沒被記錄下來的,一定更多。

但我以為,張良做漢政權做的所有貢獻中,三件最重要,分別是:阻止劉邦分封六國舊貴族、肯定婁敬遷都關中的建議、為呂后畫策保住太子劉盈。

阻止劉邦分封六國舊貴族

張良的祖上是韓國人,張良的爺爺張開地,做過韓昭侯、韓宣惠王、韓襄哀王三朝的相國,張良的爸爸張平,做過韓釐王、韓悼惠王的相國,張平去世二十年後,秦始皇滅韓國,張良也便以復韓為使命。

為了復韓,張良的弟弟去世,張良花錢讓弟弟入土為安,卻散盡家財尋找刺客,只為刺殺秦始皇,圖謀復韓。

劉邦被封漢王后,張良也再一次離開劉邦,追隨韓王成,只為復韓。

這樣一個矢志復韓之人,竟然在漢三年,阻止劉邦分封包括韓國在內的六國舊貴族為王為侯,是不是多少有點讓人意外?

張良的轉變,其實是思想上的大轉變,韓王成被項羽殺掉之後,張良突然明白過來,復韓不復韓,不要緊,若有賢者能像秦始皇那樣天下一統,於天下臣民來說,才是最好的事。

在張良看來,劉邦便是這樣的賢者,所以張良在韓王成死後迅速跑到劉邦帳下,竭盡全力為劉邦出謀劃策,幫助劉邦一統天下。

這也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韓信被擒被殺時,張良默不作聲——因為當時的韓信已經是妨礙劉邦真正一統天下的人了。

如果張良不阻止劉邦分封六國之後,就算是劉邦依舊能夠戰勝項羽,成為夏啟、商湯、周武王那樣的天子,也未必能在生前把除吳芮、騶無諸、趙佗之外的異姓王全部消滅掉,中華大地上也不會在漢武帝時再次迎來類似秦始皇時的統一模樣。

肯定婁敬遷都關中的建議

劉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後,定都洛陽,一個叫婁敬的小官來到洛陽,建議遷都。

婁敬的建議是對的,但婁敬對遷都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婁敬的官階又比較低,第一次給劉邦提建議就提這麼大的建議,劉邦當然要再問問其他臣子的意見。

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重臣,大多是山東之人,定都洛陽,離他們的故鄉近一點,定都關中,離他們的故鄉遠了很多,所以他們都不希望定都關中。

這時候,多次為劉邦出謀劃策的張良再次挺身而出,肯定了婁敬的建議,張良說:

「洛陽雖有此固(指群臣所言的山河之險),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

「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劉敬說是也。」

張良的意思很明確,洛陽雖然也有山河之險,但比起關中,那可是遠遠比不上了,更讓洛陽相形見絀的是河南的土地不如關中,一國之都,尤其是天下一統的大國的國都,將來必將無比繁華,人口眾多,如果都城內的百姓和士紳不能就地取食,將是非常地麻煩。

而關中,除了能夠自給自足外,還有很好的漕運,可以把天下的物產都快速地運抵關中,如果天下有變,憑藉優秀的漕運,完全可以順流而下,運兵運糧,平息叛亂。

張良的論據非常有高度,令劉邦不得不信服,因此,劉邦聽完張良的論述,當即拍板,遷都關中。

如果劉邦不定都關中,漢景帝恐怕就得被七國之亂的諸侯給哄下台!


為呂后畫策保住太子劉盈

任何時代,繼承人問題,都是一國最大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問題,恐怕將引發國內政局的大動蕩,甚至有可能使國家的發展陷入停滯。

正如太子太傅叔孫通所言,「太子乃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

而劉邦晚年,越看太子劉盈越不順眼,劉邦總是覺得,這個太子不像自己,不是當帝王的料,所以想把劉盈廢掉,改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

當時,誰勸劉邦,劉邦都不聽,表面答應不廢太子,但仍舊想廢太子的轍,知夫莫若妻,呂后深知丈夫劉邦是怎麼想的,所以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

也正是這時候,張良為呂后和太子出了一個主意:由太子出面,把劉邦請不來的商山四皓給請出來。

正是這個計策,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使劉邦死後的政權保持了長時間的穩定。

加入沒有張良畫策,劉邦真廢了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戚夫人和劉如意在政府內沒什麼根基,孤兒寡母的,真能撐得住江山社稷嗎?

開國元勛會不會擁立劉盈而分裂天下呢?齊王劉肥已在齊地經營多年,會不會起兵謀反呢?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項羽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遙望燕園 的精彩文章:

房車,才是大齡剩女在相親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資本!
韓信歸鄉:你們從來都不認識我

TAG:遙望燕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