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炸開明朝古墓,墓碑上刻有一行字,解開困擾了幾百年歷史學術謎團

炸開明朝古墓,墓碑上刻有一行字,解開困擾了幾百年歷史學術謎團

原標題:炸開明朝古墓,墓碑上刻有一行字,解開困擾了幾百年歷史學術謎團


鄭成功在歷史上被稱為民族英雄。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他曾被視為弒君的罪臣。那麼鄭成功究竟做了什麼不可饒恕之事呢?這個冤案又是怎麼被洗清的呢?


在明史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說鄭成功在金門的時候,對朱以海怠慢不恭。朱以海就要離開去往南澳,鄭成功命人在途中把船沉入海中,害死了朱以海。這個朱以海是明太祖的11世孫,本來被封為魯王。清兵南下以後,山東也被佔據,在戰火紛飛中死裡逃生,倉惶的逃奔到了浙江。



江南地區反清復明的運動大興。那些明朝的舊臣們需要一個皇室子孫站出來舉起大旗。於是就選中了這位魯王,在紹興推舉他當上了監國。在明末清初。打著南明旗號的小朝廷可不止這一個,比如還有在福建稱帝的另一個朱姓子孫。


朱聿鍵,即隆武帝。這兩個人互相不服氣,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內耗上,反而沒有集中精力對付清朝。沒過多久,隆武帝被清軍消滅,朱以海也連吃敗仗,逐漸南退來到了福建。這時那些原本依附於隆武帝的舊臣們大多更改門戶歸順了朱義海。這樣一來朱以海實力大大增強,開始組織兵力反攻,甚至眼看就有希望打回江南了。但是小朝廷最致命的弱點還是內訌,各種權力爭奪讓軍隊難以集中精力作戰,所以逐漸被清軍打的七零八落。



鄭成功原本就是隆武帝手下的大將。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幫助朱以海,而是選擇袖手旁觀。因為他看不上這個監國,認為他在共同的敵人步步緊逼的時候,卻一心只想與隆武帝爭權,這才導致反清復明的大業更加困難。而朱以海自然也怨恨上了鄭成功。



在清軍的鐵蹄之下,朱以海的地盤一點點縮小,逃來逃去,最後一丁點兒地方也沒剩,只好跑到廈門來尋求鄭成功的庇護。雖然兩人不和,但畢竟那是明氏宗親,作為大明臣子,鄭成功以大局為重,冰釋前嫌,讓他留下來,並且待如上賓。弔詭的是,各種資料上關於朱以海的記載至此結束,對他的結局隻字未提。所以清朝人在寫明史的時候就自行補充了一個故事,給鄭成功背了一個黑鍋,說他把朱以海沉到了大海里。


1959年在金門島上開山炸石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座古墓。這座古墓規模很小,也沒有琳琅滿目的陪葬,但是通過裡面一塊石碑一行字的記載「魯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解開困擾了幾百年歷史學術謎團。人們發現這裡埋葬的竟然是朱以海。而且上面清楚的記錄著,朱以海死於哮喘病,他是晚於鄭成功去世的。


其實,朱以海從年輕時,就患有呼吸系統的哮喘疾病,最後朱以海也確實死於哮喘病,並且他死的時候鄭成功已去世將近一年,根本沒有所謂「成功使人沉之海中」的說法。這明顯是滿清統治者對他的栽贓污衊,滿清統治者希望通過給鄭成功扣上的一頂大黑鍋,挑撥鄭成功和南明政權以及其他抗清組織的關係,引起他們的猜忌,以瓦解抗清勢力的軍心。在這樣的鐵證之下,鄭成功才擺脫背了300年的冤屈,得以正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史春秋 的精彩文章:

曹劌自告奮勇上陣殺敵,齊國多次挑釁按兵不動,魯庄公大敗齊桓公
晉惠帝昏庸無能,賈皇后獨斷專行囂張跋扈,西晉走向八王之亂!

TAG:鑒史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