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衛視版《明星大偵探》豆瓣5.6,上星限制太多怎麼破?

衛視版《明星大偵探》豆瓣5.6,上星限制太多怎麼破?

文|媛媛

從網路走向電視的《我是大偵探》求生欲很強烈。

《明星大偵探》作為芒果TV自製綜藝的王牌節目,能在前三季取得口碑流量雙豐收的傲人成績,與其根植於網路土壤,具有濃烈的網生節目氣質有關。

首先,懸疑探案的題材充滿神秘感,刺激人感官的現場氛圍和置景道具,節目嘉賓之間大尺度的談話氛圍,再加上編劇優質走心的劇本寫作,共同成就了這一在自製內容扎堆里脫穎而出的國民綜藝。

然而,上星之後的《我是大偵探》與《明星大偵探》卻像是一對長著相同外貌但性格迥異的一對孿生兄弟,雖然還是熟悉的配置,熟悉的場景,但完全不是熟悉的味道了。

由於平台屬性的限制,《我是大偵探》雖然擁有了更強大的資源加持,但在很多方面都表現的更加畏手畏腳。

這讓它既不像傳統衛視節目那樣平穩端莊,也不具備網生綜藝特有的網感氣質,這兩種狀態的融合和妥協,讓衛視版的《我是大偵探》顯得有些局促和無所適從。

《明星大偵探》打破芒果TV自製內容冷凍僵局

面對東方、浙江、江蘇、北京四大衛視平台的大體量綜藝的爆發和優愛騰自製內容的野蠻生長,自從2015年芒果TV就開始「獨播轉獨特」的策略轉變,在自製綜藝領域進行嘗試。

一方面,芒果TV對湖南衛視的一些王牌IP進行再創作,擴大其網路影響力。例如《變形記》《爸爸去哪兒4》《2016超級女聲》《2017快樂男聲》,但從播出效果來看似乎都難以超越曾經衛視版的輝煌戰績。

這類節目雖然都對原有IP進行了網路化改版,但並未突破衛視版的節目模式和製作觀念。雖還是原版製作團隊操盤,但脫離了湖南台強大的宣發造勢,這些節目都難以與以衛視做後台的節目相抗衡。

另一方面,芒果TV通過國外節目模式的版權引進或原創節目模式的方式來填補綜藝領域的題材空白。例如《偶像萬萬碎》《寶貝的新朋友》《媽媽是超人》等,其中雖然也不乏某些口碑不錯、質量上乘的節目,但大都反響平平。

反觀三大視頻網站,近兩年都相繼推出不少大體量現象級網綜,優酷有《火星情報局》,愛奇藝有《奇葩說》《中國有嘻哈》,騰訊有《吐槽大會》《拜託了冰箱》等節目。在多方夾擊之中,芒果TV在自製內容上的突圍並不是那麼容易。

《明星大偵探》作為中國首檔明星推理綜藝秀,創意來源於韓國《犯罪現場》,人稱「綜藝版的《唐人街探案》」。節目創下了前三季網路總播放量超30億的數據神話,這讓芒果TV自製節目首次被人所關注。

在這個層面上來看,《明星大偵探》打破了芒果TV在自製道路探索上一直不溫不火的局面,讓人看到了體制管理下視頻網站產出爆款綜藝的可能性。

芒果TV為何難出爆款?

相比較於其他三大視頻網站近兩年自製內容的爆發態勢,平均每年至少推出兩檔以上現象級綜藝的成績,芒果TV耕耘多年,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明星大偵探》一檔節目。

背靠大樹好乘涼,擁有湖南廣電系統強力支撐的芒果TV在發展前期享受了這棵大樹帶給它的無限便利。但如今,也承受著難以擺脫的困境。

湖南衛視對芒果TV實行的「獨播戰略」,使得過去依靠版權分銷以及廣告收入的模式難以為繼,每年湖南衛視所提供的版權類節目至少價值4億,停止出售版權意味著湖南衛視每年至少損失4億的版權費。

芒果TV也在有意改變它的收入結構。衛視版的《我是大偵探》上線之後,採用了芒果TV和騰訊視頻網路聯合獨播形式,之前的《全員加速中》《真正男子漢2》《爸爸去哪兒4》等節目也曾分銷給其他視頻網站。

如何搶奪付費用戶是各大在線視頻公司面臨的首要問題。會員機制的成熟提升了用戶與視頻網站的粘性,而選擇一個含金量更高的視頻網站是每個用戶所考慮的。

沒有爆款意味著沒有會員,沒有會員則意味著沒有收入。視頻網站會員增長必然以精品付費內容為依託,芒果TV要想拉動會員增長必然得依靠頭部內容。而爆款節目的匱乏將成為芒果TV發展付費會員道路上的最大阻礙。

優愛騰近年來依靠網路自製劇和獨家版權劇、國內外院線新片等手段吸引付費,拉動付費會員量增長明顯,截止2018年2月底,愛奇藝已經擁有了超過6010萬的付費會員。

芒果TV難出爆款綜藝,與其股權架構、管理架構都有關係。但唯一能迅速突破的只有核心的內容方面,改變老廣電、老傳媒的思路,運用網路思維貼合網路受眾心理,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帶著鐐銬跳舞,網路節目上星難應該怎麼破

《明星大偵探》上星變身《我是大偵探》,作為網路節目的衛視版,一方面為節目提供了更大的播出平台,能增強IP影響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損失原有受眾的風險。

《我是大偵探》第一期播出之後,觀眾反應並不如網綜版那麼熱烈。主要槽點集中在劇情平淡、線索推理被弱化、嘉賓演戲痕迹過重,全程尬聊等方面。上星節目相比較於網路節目,受到的限制更多,審查也更為嚴格。但節目組似乎有些矯枉過正了。

從嘉賓選擇上來看,第一期只有主持人何炅和五個演員,但對於一檔自由程度較高的綜藝節目來說,需要至少一個綜藝咖負責帶動節目氛圍。像網版《明星大偵探》里撒貝南、大張偉、鬼鬼、白敬亭都非常具有綜藝感。

其次,對於這檔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的節目來說,撒貝南式的人物起著串聯主線、升華主題的作用,少了撒偵探的節目,何老師「一帶五」彷彿也有些吃力。

在劇本設計方面,第一期的故事情節彷彿與案件本身遊離地有些遠,燒腦程度也不如《明星大偵探》。雖然衛視節目在敏感事物和敏感詞的把控上更加嚴格,但《我是大偵探》作為一檔懸疑偵探類節目還是應該保持基本的節目氛圍和風格。

「屍體」「死者」以及一些尺度較大的談話內容雖然被「卡」掉了,但節目可以通過燈光、音效加強案發現場的懸疑氣氛,提升節目觀感。

網綜上星對節目和衛視來說,是一個實現雙贏的事情。網綜上星不僅擴展了內容的分發渠道,還能提高節目的影響力,實現IP升級;但對於衛視而言,則可以補齊節目類型短板。

網綜轉戰台綜,必然要進行與衛視平台的相適應,審核標準和觀眾結構的差異導致各種限制的增多,肯定會對原節目的品相有所影響。上星網綜為迎合衛視播出肯定會做出妥協,限制節目的活力和競爭力。

隨著網綜體量的不斷擴大,合理規範的創作是接受市場檢驗的必經之路。隨著「台網聯合」的不斷深入,視頻網站自製綜藝反輸衛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上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政策收緊,網綜對標電視台製作標準將成大勢所趨。如何在節目內容和政策監管之間找到平衡也是一種考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娛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網娛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