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我市現國內首個「龜頂墓」!不信你不好奇,快點開看詳情

我市現國內首個「龜頂墓」!不信你不好奇,快點開看詳情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我市辛村遺址(位於新老區快速通道辛村段旁)有一處明清時代的墓葬群,系道路拓寬前考古人員做文物勘探時發現。日前,考古人員在這處墓葬群中發現一處「龜頂墓」,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

帶著疑惑,記者於4月2日下午前往採訪。

正在發掘的拱頂墓墓室

墓頂用碎石鋪成龜形

具有祥瑞之意

這處明清時代的墓葬群里已發掘古墓七八座,基本都深埋於地下五六米處。墓葬群中有3座墓室較為醒目,「龜頂墓」是其中之一。

站在地面俯瞰,記者能清楚地看到墓頂上用碎石鋪成的龜形,頭、四肢、背部都清晰可辨。

磚石圓頂墓

「考古發掘時先發現了碎石。憑著專業常識,我們判斷這應該不只是碎石。果然,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一隻龜形顯現出來。」現場專家說,在墓頂用大量碎石鋪成烏龜形狀的古墓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

為什麼要在墓頂用碎石鋪成龜形呢?

專家猜測,這應該與民間的風水信仰有關,有祥瑞之意。墓主人可能想以此保佑後人福壽綿長,也希望後人能一舉高中、獨佔鰲頭。而墓主人應該是富裕人士,在墓頂擺設龜形也可能是防止盜墓。

「龜頂墓」上方用碎石擺成的龜形

沿著土階向下,記者和專家來到墓室門前。墓室為長方形,寬約3米,進深約3.5米,上方是拱券弧頂,中間最高處約2.1米,形似窯洞。

「龜頂墓」墓門

「龜頂墓」墓門一側,細看能看出上面刻有寓意二十四孝的圖案

這座墓中發掘出數具屍骨及部分隨葬品,目前都已清理乾淨。

look

記者在墓室門外看到,拱形門外還有一個屋檐式的裝飾,上面雕有精美的人物及花鳥圖案的石刻。墓門正上方凸出來的兩個圓形、方形石塊上,刻有兩朵菊花、兩朵牡丹花;墓門兩側還刻有卧冰求鯉、哭竹生筍等寓意二十四孝的圖案。

墓室門左側的一個僅能容身材瘦小者鑽入的小洞吸引了記者注意。專家介紹,這是墓主人下葬後,助葬之人要在墓室內把石門從內閉合再插上地石鎖將墓室從內封緊,然後再從這個小門鑽出,最後用青磚將其封堵。

「龜頂墓」墓門上的石刻

「龜頂墓」旁的磚室墓中

棺木在墓室半中位置

在「龜頂墓」的左側,還有兩座古墓較為醒目。這兩座古墓都是磚室墓,中間的一座為拱頂,最左邊的一座為下大上小的磚石圓尖頂。它們都和「龜頂墓」一樣,墓門左側還留有一個容助葬者出入的小洞。

拱頂墓墓門

當前,最左邊的磚石圓頂墓尚未發掘,墓門外石板緊閉。中間的一座拱頂墓正在發掘。

龜頂墓入口

在墓葬群的中心部位,有古青磚擺成的龜形

135

來到拱頂墓墓前,記者看到這裡墓門的門板和門框也是石材做成,上面雕刻著精美圖案。墓內發現了棺木,當前還未完全發掘,推測是三口棺木。其中一口棺木位於墓室的半中位置,下面有紋路清晰的分層泥土,土質很細。

拱頂墓完景

棺木為什麼不在墓底呢?

專家介紹,墓室位於地下,在墓室封閉不嚴的情況下,雨水會進入墓室,導致棺木漂浮。待雨水滲完,棺木便落於淤泥之上。如此反覆,棺木逐漸抬高,逐漸遠離墓底。

在三座古墓的前方數米之外,考古人員還在較淺土層發現了一處用古青磚擺成的龜造型,它寬約1.2米,長約1.5米,頭部朝向淇河,所在的位置位於墓葬群的中心部位。

「和烏龜題材相關的墓葬在古代較為常見,如山西省沁縣曾出土一座平面呈烏龜狀的金代磚室墓,廣東省湛江市的雷氏墓群中也有龜形石墓。這種風格在近現代依舊有所延續,如著名華僑陳嘉庚先生的墓葬整體形態也呈烏龜造型。」專家說。

本期值班:陳 鴻

本期編輯:韓智英

稿件來源:陳海寅 文/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鶴壁日報社 的精彩文章:

TAG:鶴壁日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