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對這部屢獲獎項的電影,原著作者是這樣評價的

對這部屢獲獎項的電影,原著作者是這樣評價的

《清水裡的刀子》就要在4月4日上映了,和清明檔期的其他電影相比,這部影片無疑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影片改編自作家石舒清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寧夏西海固一對父子和一頭牛之間的質樸且簡單的故事,清冷的情節中也被注入了導演對宗教與信仰、生命與死亡的思考。

早在登陸內地銀幕之前,《清水裡的刀子》已經得到了國際的認可。

2016年10月,釜山國際電影節給予影片「新浪潮」大獎,在隨後的二十多個國際電影節上也接連斬獲了多個獎項。著名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被這部電影所感動,而前法國《電影手冊》主編讓-米歇爾·付東則將它列為2016年年度電影中第16名。

獎項和掌聲背後,是導演王學博耗時近十年的艱難改編和拍攝。在影片即將上映的時候,原著作家石舒清親自用文字寫下對這位年輕導演的印象,解開了他所知道的關於影片的幕後秘辛。

——————————————————————

王學博印象

文:石舒清

認識學博快十年了,十年來我和學博面對面晤談的時間加起來不會超過一天,但是這個年輕人給予我的印象確實是很深的。

第一次和學博有聯繫他還是東北某大學傳媒系的一個學生,拍攝《清水裡的刀子》作為他的練習作業。當時我在老家寫東西,學博及其團隊打電話來商討版權事宜。不過是學生作業而已,沒什麼可談的,我當時的想像是有學生選擇我的作品一試身手這是難得的事兒,自無不同意的理由。另外還有個私願,既然是傳媒系的學生肯定有不錯的美術老師的,我想以一副美術作品用作小說改編費,斟酌三四沒好意思說出來。

後來就看到學博他們完成的微電影《清水裡的刀子》,聽說作品還獲了大學生電影節的什麼獎。然而我並不滿意,學博也不滿意,比較於我學博的不滿更甚一些。

我不滿意也就罷了學博有些鍥而不捨,總想著要另起爐灶再干一下子。

他首先從劇本做起,等我知道時,他已經和寧夏作家馬金蓮,馬悅等弄出一個本子來了,讓我把這本子再看一下。

這個本子令人心動和欣喜,他從原小說的基礎上延展開來,豐富起來。多了不少的生活滋味和煙水氣,僅憑原作是很難成為一部電影的。

後來在回族作家石彥偉的引薦下,這本子獲得了全國少數民族最佳劇本一等獎,參與該獎項組織和評獎工作的趙宴彪先生似乎很喜歡這個本子,多次表達了想要拍攝的願望。謝謝趙宴彪先生的慧眼識珠,但這本子由傾注了巨大心血的王學博來拍攝更合適一些。王學博也擦袖握拳,要全力一搏的樣子。這是二零一零年的事兒,到作品開拍已到了二零一五年,學博真有耐心。

這啞無聲息的幾年學博究竟經歷了什麼做了些什麼我是不知道的,我只知道一個無任何背景,無多少有效資源可以利用的年輕導演要說服人心,要獲得信任讓人把他的真金白銀投入他的空籃子里這是不容易的,幾乎是把牆當門一樣敲著呢。記得我讀到他的好朋友石彥偉的一篇文章,說這個王學博像個游擊隊員一樣,忙忙碌碌,行蹤無定,一見面就像祥林嫂子說他的兒子那樣說他的《清水裡的刀子》。

並非完全的啞無聲息,偶爾也會像靈光突顯那樣收到王學博的好消息的簡訊,說可能要拍了,怎麼怎麼的等等一些話。然後又啞然下去,如同我得了一個幻聽那樣,我知道這樣的時候王學博必然是很煎熬,很不容易的。

好像到了2015年,這一次學博的語氣肯定了許多,這一次他果然有備而來,帶著他的團隊。

像經歷了在茫茫海面上的長久漂泊終於看到了一線海岸一樣,學博一掃病態眼神專註而有力,十年辛苦不尋常,終於可以放手來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我和學博的交流主要靠簡訊往來,我不善言辭,學博深深理解並主動選擇了這個有利於我的交流方式。我們的交流是深入的,許多時候甚至是尖銳的,毫不客氣的。涉及到對作品的看法問題我們都做到了放膽直言,不加隱晦。從這樣的交流中我屢屢感到這個年輕人的大度量,能忍耐,而又溫和的堅持和不改自己的原則,這是干大事情的人所必需的。

從頻繁的簡訊往來中我也能聽到他的心聲,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心血之作好因好果吧。

做一件事不容易,要深謝那些雪中送炭,成人之美者。

謝謝萬瑪才旦導演

謝謝爾冬陞導演

謝謝張猛導演

對我這個小說原作者而言,當此之際,也樂於說一聲:謝謝王學博導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桃淘電影 的精彩文章:

影向標第132期:《三塊廣告牌》評價兩極分化
用這部電影,祝你生日快樂!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