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水裡的刀子》:一部迷人的「民族志」電影

《清水裡的刀子》:一部迷人的「民族志」電影

由青年導演王學博執導,知名導演爾冬陞、張猛、萬瑪才旦共同監製的國產文藝佳作《清水裡的刀子》將於4月4日全國公映。4月1日,影片主創來到上海,導演王學博與知名導演、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碩士生導師舒浩侖在映後對影片展開對談。從電影故事的民族性和生活化,到影片精緻的攝影畫面、真實自然的表演都引發了觀眾的討論。

6000字小說和80%心理描寫改編的電影

電影《清水裡的刀子》影片改編自石舒清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同名短篇小說,在2016年釜山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高大獎新浪潮獎,在全球二十多個國際電影節也奪得多個獎項。

《清水裡的刀子》劇照

故事講述在十年九旱的寧夏西海固,一個偏遠的農村裡,一位回族老人的老伴亡故了之後,他與兒子就是否宰殺家中唯一的大牲老牛,為亡妻做「四十」產生分歧,「四十」指亡人安葬後第四十天忌日。在祭日的前三天,這頭牛在飲它的水裡看到了將要宰它的那把刀子,於是開始不吃不喝,之後老人就陷入了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王學博說,影片因為獲得過魯迅文學獎,同時還獲得了民委頒發的最佳劇本獎,因此算是早就拿到了「官方許可」。

導演王學博

有意思的是,原著小說僅6000字,且80%都是心理描寫,這從編劇常識來看,是並不符合影視改編的文本。導演王學博卻對此著迷。王學博回想,當初讀完原著小說,是對故事發生地西海固的神秘感產生了興趣,同時也被小說的氣質,被裡面的質樸、簡潔和詩意所吸引,其中富含的哲思也引導他思考很多問題。王學博對小說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去掉80%的心理描寫,用行動去捕捉一個內心豐富又很內斂的老人。

在嘉賓舒浩侖看來,《清水裡的刀子》是一部非常民族志的電影。在導演王學博眼裡,他沒有在創作中直接去思考民族性的深刻問題,而是把重點放在故事裡的老人和他們的生活之中。「我講的就是一個老人,對民族文化我不會去深入了解,也不會去做大量功課,因為我的視角是在外面的。我其實就在觀察,什麼觸動我了,我就去寫什麼,去拍什麼。」他認為,人性是共通的,無論民族志與否,大家感受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非職業演員和極簡美學

《清水裡的刀子》在釜山國際電影節獲得大獎後,評委會主席跟導演王學博讚揚了影片主演、扮演馬子善老人的楊生倉,「你下一部電影還要跟他合作,他有一張國際化的臉,形象和埃菲爾鐵塔墜落一樣,沉甸甸的」。現場,也有觀眾稱讚起這位非專業演員的表演,他們察覺到影片的很多細節都是通過他的動作神態去表現,也感受到這位老人做動作時的那股泰然自若。

《清水裡的刀子》劇照

在拍攝前,王學博和副導演每天都會和老人聊天,讓他慢慢記住台詞,而現場指導的方式更像是電影《刺客聶隱娘》那樣的拍攝狀態,「很多戲都是拍完了,過了十多天,換個方式再拍一遍,想讓演員更多地自己去進入,然後去捕捉他。」

整部電影採用了極簡的方式去表現。台詞少,音樂更是沒有,甚至還罕見地採用4比3的畫幅。攝影師王維華掌鏡,楊威擔任美術指導,台灣著名剪輯師廖慶松幫助操刀剪輯,聲音設計則由《推拿》的富康指導。金牌主創班底在電影語言上做了最大程度的藝術探索。

整部作品構圖考究、畫面乾淨,呈現出一種靜穆的韻律感,導演以古典儀式般的電影語言表達「潔凈」和「生死」這樣的宏大主題。

舒浩侖評價,「很多鏡頭就像一幅畫,幾個光從外面打進來的畫面我特別喜歡。」導演王學博回應有兩個原因:一是讓整體視覺追隨老人的心理,同時用極簡的方式讓觀眾看到畫外的東西,留給觀眾思考空間;二是這個比例更接近歐洲古典繪畫,這也是他的美學追求。他接著講到,自己偏向用一種交響樂的方式去創作電影,即便全片沒有使用音樂,裡面的風、雨、雪、霧也都成了音符,讓整部影片營造出像交響樂的韻律感,「這些音符一組合起來,就不是簡單的現實的紀錄片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拜耳625億美元購孟山都:歐盟或有條件批准,上半年可完成
宇宙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星星?科學家在一台收音機中聽到答案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