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種方法應對失戀,你用的哪種?

3種方法應對失戀,你用的哪種?

GIF

點擊音頻聽文章

主播 | 無聲

失戀,是一種誰也不想面對的經歷,痛苦、憂傷。

有人能夠果斷的抽身而出,也有人長時間久久深陷其中。

都說時間是治癒傷口的良藥,為何過了那麼久,一想起那個曾經愛過的人,心口仍然會疼。是不會愛了,還是不敢愛了?

當你經歷了失戀,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你怎樣對待自己的感受,你會採取怎樣的行動,你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前任,這直接關乎到我們是否能夠從失戀的漩渦里爬出來,這也關乎到下一段感情的情感質量

失戀的結,困住的愛的能力

小平給我講述了她的一段感情經歷。

一開始她是有點戲謔的和我講著公司里有幾個男孩追求她,而她明確拒絕但對方全都沒放棄,她困惑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

然後又說自己年齡大了,雖然自己不急,但父母對戀愛的事有所催促,多少有影響到自己的心情。但又無法從追求者中選擇,對他們全部沒感覺。

當我問到她曾經是否有感情經歷時,她傷心的情緒閥門一下子被打開,眼淚嘩嘩的傾瀉而下。

情緒稍穩定一點之後,她對我回溯了那段久久無法釋懷的初戀。

她和男友小林在大學談了四年的戀愛,是高中同學,彼此都很熟悉。期間兩個人相處得很愉快,也見了雙方父母,大家都看好他們,不出意外大學畢業之後就會走入婚姻,讓感情最終有安全的歸宿。

但隨後,男友順利的考上研究生,自己走入社會進入公司,生活軌跡的不同,加上分隔異地,彼此之間的感情有了微妙的變化。

身邊有一同事對自己表達了好感,和同事開始走得比較近,不過那時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會那樣做。男友發現了她的這種異動,和她吵過一段時間,後來兩人都精疲力盡,不歡而散。誰也沒有主動提出過分手,就自然而然的分開了。

最後,她也沒和那個同事在一起,並很快進入一段新的戀愛關係,但伴隨而來的是無休止的爭吵和歇斯底里的疼痛,最後以分手告終。

她告訴我說,這兩年來她始終關注小林的動態,知道他有了新女友,知道他們永遠也回不去,她祝福他,但心裡會內疚,要不是她當初那樣做,他們就不會分手,現在早已結婚有自己的家庭。

她陷在自責和懊悔里,兩年都沒有走出來。

失戀的結,困住了小平,也困住了她愛的能力。她開始害怕走入親密關係,害怕重蹈覆轍,害怕再次經歷以前一樣的吵架和衝突,以至於她會果斷的拒絕追求者。

GIF

失戀喪失的三種應對方式

失戀,是一種對曾經投入情感的喪失過程,不僅是對當前狀態的喪失,也喪失了對未來生活的共同暢想。

在一起的婚姻夢想破滅,憧憬共同撫養孩子經歷生活中有趣而快樂的瞬間不存在,兩人計劃一同騎行西藏渡蜜月的願望也無法實現。

這種喪失,一方面在告訴自己,自己不再完整,深感挫敗;另一方面在昭示自己,失去對生活的掌控力,深感無力。

如果當初我沒有那樣做,我們就會在一起;

如果當初我能堅定一點,TA就不會離開;

如果當初我全部都順應TA,我們就不會有劇烈爭吵後的感情破裂;

如果TA現在肯回到我身邊,我願不顧一切代價

......

當失戀的痛苦完全吞沒人的理智時,常見的兩種應對方式就可能出現。

第一種:急於擺脫痛苦,慌亂中重新開啟感情

不願意獨自面對痛苦,選擇新伴侶,將上一段感情未完成的期望放到下一段感情里,增加了下一段感情的壓力值,是對彼此不公平和不負責任的做法。

小平就是這樣做的。

當時她和小林分開後,根本沒有處理失戀後帶給她的感受。哀傷、自責和內疚的情緒就隨著她進入了下一段關係。

她覺得男友就是前男友小林的翻版,即使所有的朋友都覺得他們兩人不像。她在心裡把男友當做前任,她處處不自覺將兩人做對比。

但親密關係本身具有的排他性、敏感性以及不可替代性,男友自然會感受到這份不公平的期望,是他所不能承擔的。

他不可能是別人,也不可能按照別人的模樣去生活,他無法打破小平對前男友理想化的想像,也無法緩解她內心對上段感情的內疚感,使得新任關係一開始就面對巨大的情感壓力,新繼感情沒有深厚的基礎,無法彌補失戀帶來的內心空洞,結果兩人只能迅速的分手。

再一次失戀,再一次挫敗,曾經的喪失又再次出現,哀傷的感受更甚,對未來的親密關係更不敢輕易嘗試。急於擺脫痛苦,反而痛苦就一直坐在門口等你。

第二種:躲避創傷,拒絕他人,畏懼親密關係

人受傷後,自然的反應是退縮,不敢向前。傷痛的滋味深深體會過,不想再次受傷。

和朋友聊天,她對我說,別人都說單身久了就習慣了,其實不是習慣,是害怕,害怕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和情感,最後沒有在一起,要花好長的時間才能讓傷口癒合,那樣,還不如一個人單身過得自在。

一段失敗的感情確實會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下一段感情的開始,除非自己願意在這段感情里學習自我成長。

就像小平,其實她內心深處渴望重新建立感情,但不知道怎樣處理那段刻骨銘心的初戀給自己帶來的種種感受,嘗試新感情之後又失敗,導致裹足不前,迷惑是不是自己哪裡出了問題,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法擁有一段想要的感情。

所以她拒絕一個個追求者,把那顆受傷的心藏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看似保護了自己,其實是失去了真正面對痛苦的機會,以至於在兩年的時間裡,她的能量大多消耗在自我的衝突里,無法自拔。

第三種方法,給失戀舉行一個告別儀式,也許是應對失戀更恰當的方式

過生日的時候,慶祝,吹蠟燭,許願,吃蛋糕。這種儀式預示生命邁入新的一歲。

結婚的時候,婚紗、玫瑰、愛的誓言。這種儀式預示相愛之人邁入神聖的婚姻殿堂。

家庭治療師康斯坦絲·阿榮斯說,儀式標誌著重要的轉變和事件,它使我們的價值觀得到鞏固,並使之變得嚴肅和公開

GIF

分手告別儀式的意義

這個社會沒有誰告訴我們分手後該舉行一個怎樣的告別儀式,甚至沒有人想要舉行這樣一個儀式,但卻是很有必要。

告別儀式,是尊重你過去所投入的情感付出,是給你們共同經歷的難忘記憶重新賦予意義。

在心裡默默的告別,看到自己在這段感情里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承擔起關係失敗的對應責任,而並非全部責任。

無論結果好壞,當你開始反觀這段關係,你會發現,關係是兩個人的,不能在一起有太多的因素。

父母反對、性格不合、價值觀相左、異地阻力、他人誘惑、基礎不牢固等,你需要學會接受關係的變化,也學會接受失戀帶來的痛苦和哀傷。

告別,不是因為痛苦和失落不再,而是告訴自己,我的心仍然會疼,但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這段疼痛的經歷,在未來處理親密關係中多了經驗和保護自己的力量。

這就是意義所在。

告別儀式,是你以獨特的方式承認這段感情曾經存在過,你不逼迫自己忘記那個陪自己走過青春歲月的人,是給逝去感情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愛過,痛過,傷過,成長過。小平長時間的無法從失戀的陰影里走出來,是她把可能的出口全部給堵上了。當我問她,是否可以給這段感情一段告別儀式時,她遲疑停頓了許久。

我知道她開始重新思考那段關係帶給她的影響,她在試圖重新了解自己對關係的態度。最後,她如釋重負的和我道了別。

我不知道她會採用怎樣具體的儀式去告別,但我知道,當她準備好告別的時候,其實她也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的戀情到來。

她從來不缺愛的能力。

關注「三點一彎鉤

你可能還想聽

【三點一彎鉤專欄作者】李增芬: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一枚,80後,愛生活,喜體驗;分享心情,傳遞溫暖;世俗行人,終會相遇,遇見真實的自己。微信公眾號:清庵(lizengfen-11)。

圖片聲明:文章配圖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點擊小程序,給你更多專業幫助

實用乾貨還不點贊,分享給你需要幫助的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點一彎鉤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你成了這樣的偽漢子?
啟動心的力量

TAG:三點一彎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