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0B換裝矢量發動機?高清大圖曝光揭示這或許是謠言

殲10B換裝矢量發動機?高清大圖曝光揭示這或許是謠言

日前,網上出現了一張疑似從軍刊翻拍的殲-10B原型機換裝矢量發動機照片。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殲-10B換裝矢發的信息和模糊照片傳出,這還是首度有高清圖片傳出。

不過,從公開的高清照片來看,這或許並非如外界傳言的殲-10B換裝矢量發動機,而很可能只是換裝國產新型「渦扇」-10B發動機。對於殲-10而言,換裝矢發其實意義也並不大。今天,貞觀防務就來說說這事。

國內軍刊上疑似殲10B改裝矢量發動機的照片

為單發第三代戰鬥機換裝推力矢量發動機,在世界上確實不多見。美國和德國聯合研製、試飛的X-31屬於專門的技術驗證機,可以不算在內。而真正屬於單發推力矢量第三代戰鬥機的,就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兩大航空巨頭通用電氣和通用動力聯合研發的F-16 多軸推力矢量計劃(MATV)。該機採用專門研製的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AVEN),周向360度範圍內的俯仰和偏航角度達到了17度~20度。而此次殲-10B原型機安裝的新尾噴管,如果忽略密封片的鋸齒設計,外形上看確實與F-16 MATV的AVEN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很相似。

使用矢量發動機的F-16 MATV,其噴嘴有足夠的偏轉空間

不過,對於這個新尾噴管究竟是不是推力矢量噴管,還是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首先,殲-10戰機的尾錐和垂尾相對於F-16來說更加靠後,這對於推力矢量噴管的偏轉的來說不是一個有利的設計。從F-16 MATV的後機身改進來說,垂尾後緣在機身後邊緣,尾錐更是全部切掉。這樣,才能夠使AVEN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偏轉時,不與垂尾和尾錐發生干涉。

而這架殲-10B原型機的主要改進也只是將尾錐下半部分切掉一塊,所預留出來的空間遠遠無法滿足推力矢量噴管偏轉的要求。如果非要強行採用推力矢量噴管,那麼至少向上偏轉的最大角度不會超過5度,這麼小的偏轉角度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目前,國外使用和試飛過的推力矢量噴管最大偏轉角度至少都超過10度。

去年披露的殲-10B換裝矢量發動機圖片

其實,如果真的要為殲-10B原型機安裝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有2個改進方案。

一是對垂尾和尾錐進行大改,位置向機身前部挪移,幾乎等於重新設計後機身,有些得不償失;

另一個方案就是在加力燃燒室後部增加一個延長段,使得推力矢量噴管的調節片和密封片前緣後移至與尾錐末端平行的位置,將整個推力矢量噴管的偏轉部分完全伸出到最外側,沒有任何干涉影響。這一點無論是對於發動機研製單位還是殲-10的設計、生產單位,都不是一個太大的困難,完全可以實現。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殲-10B/C原來的尾部布局,值得在注意的是殲-10掛載霹靂-10和霹靂-15對空戰的意義遠大矢量發動機

所以,按照目前這架殲-10B原型機的尾噴管設計狀態來看,其裝備的應該不是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尤其是尾錐末端比調節片和密封片後緣還要靠後,這多少是違反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設計準則的。而這架殲-10B原型機的尾錐下半部分之所以切掉一塊,主要還是因為這台新換裝的國產新型渦扇發動機尾噴管的擴散角度要比原來的俄制發動機更大。這主要是因為國產新型渦扇發動機直徑相對更大,當然推力也有所增加,所以尾噴管進行了重新設計。

國內眾多軍迷期盼殲-10戰機繼續進行重大改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從第三代戰機改進的角度來說,為殲-10戰機增加推力矢量性能的意義並不大。殲-10戰機在動力系統方面的改進還應該注重於更輕、推力更大、耗油率更低,增加推力矢量尾噴管反而有些得不償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貞觀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我軍史上最強艦隊再爆新圖,美國流行雜誌說有導彈艇湊數
蘇57到敘利亞竟直接放沙包里,只有俄軍五代機不嬌貴?

TAG:貞觀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