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最近動不動就「大動肝火」?其實都是因為它!

你最近動不動就「大動肝火」?其實都是因為它!

春天陽氣生髮,人體在經過一個冬天的潛藏後,容易肝火旺盛、情緒不穩定。大動肝火,說的就是這個季節。

春季養肝四部曲

肝臟是個「化工廠」,我們三餐吃下的食物都須經過它的「解毒」處理,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因此,對我們的「小心肝」要溫柔對待,不要粗暴。

01

飲食養肝

增甘少酸,多吃甜。

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之品,如紅棗、蜂蜜等,忌酸澀。

酸性食物容易導致肝氣更旺盛,影響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影響身體健康。

甘性食物能健脾胃,如:

1.銀耳入肺、胃、腎經,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起到保肝的作用。它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長期食用可以滋陰潤膚,對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有一定作用。

2.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3.大棗,可以滋養血脈、強健脾胃。

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在春季養陽。且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旺季,肝臟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於人們肝氣升發,也會引起舊病複發,如春季肝火上升,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

同時,如果春季養生不當,易傷肝氣。為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理上應當注意養肝為先。

飲食清淡

此時,飲食宜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

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

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春季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養陽

《黃帝內經》提出「春夏補陽」,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抵禦邪氣侵襲。另一方面,由於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故在飲食上養陽,還應包括溫養腎陽之意。飲食上應多吃點培補腎陽的東西,蔥、蒜、韭等都是養陽的佳品。

多喝水

飲水可增加循環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有助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髮,郁滯疏散。而適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貪冷飲。

多食蔬菜

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

因此,隨著春季的到來及各種新鮮蔬菜的大量上市,人們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02

養肝血,靠睡眠

「人卧則血歸於肝」,按時就寢、睡眠充足是養肝血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優質的睡眠能養護肝臟,保證人體按時進入睡眠,肝臟才能得到充分休息,恢復元氣。

03

生氣傷肝,學會宣洩

肝鬱化火。中醫認為,肝喜「條達舒暢」,惱怒、煩悶傷肝會引發肝火。

比如說,上班族經常受老闆的氣,憋了一肚子的火,又強忍著不能發泄,時間長了就會肝火鬱結,睡眠也會出現障礙。

中醫說「百病生於氣」,說的就是很多病都與情志不遂,造成氣血經絡不通有關。平時應多和開朗樂天的人交流,吸收正能量。偶爾飲用一杯玫瑰花茶,也可以起到疏肝的作用。

04

戶外踏青,有助降火

運動是促進氣血調和、疏肝降火的好方法。

踏青、郊遊,觀賞自然界的綠色植物,吐故納新,強身健體,既可以和家人、朋友增進感情,又可以怡情養肝。

05

肝火的表現癥狀

肝火一般是由於長期鬱悶引起的,常見表現是心煩易怒、抑鬱愛嘆息、口苦口乾、脅肋部不舒服甚至疼痛。

伴有頭暈脹痛、面紅目赤、耳鳴甚至突發耳聾、小便少且黃、大便干、舌紅苔黃,部分人還會出現失眠多夢、噩夢連連。

解決方案

可以選擇菊花、決明子來泡茶喝,苦瓜、馬齒莧等都是清肝火的,也可以常吃。

春季養生應遵循養陽防風的原則。春季,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肝火 的精彩文章:

春季肝火旺盛怎麼辦?
肝火旺盛喝那些茶可以降肝火,還應該注意什麼以降肝火

TAG:肝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