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機理解析:香薷治感冒,論腸胃型感冒產生與治療

中醫機理解析:香薷治感冒,論腸胃型感冒產生與治療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葯

為什麼說香薷是夏月解表葯?難道春、秋、冬的感冒不能解嗎?不是的,其實是因為香薷入脾胃,具有化濕和中的作用,而夏月感冒就和此有關,尤其很多人在夏天感冒發燒,還兼有腹瀉腹痛,也就是所謂的腸胃型感冒,而香薷對此就有治療效果。那麼具體是怎樣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香薷

性:微溫。

味:甘。

歸:肺、脾、胃經。

功效: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

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咱們就不提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發的第一篇文章,《麻黃為什麼能治感冒?》,點我的頭像就可以看到。

咱們重點說說化濕和中,以及為什麼香薷擅長夏天的感冒。

化濕和中:為什麼香薷能化濕而麻黃、桂枝這些中藥沒有這個功能呢?這是因為香薷屬於芳香類藥物,芳香類藥物具有上揚的特性,而濕濁黏膩,其性趨下,另外芳香類藥物大都含有燥性,所以能夠中和濕氣。

香薷芳香燥上,又入脾經,辛散溫通,助脾運化水濕,所以能起到芳香化濕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說香薷是夏月解表葯呢?是因為夏天人們乘涼,又喜歡吃冷飲以降暑,如此極容易造成外感風寒,有內傷寒濕,出現發燒、頭痛、腹痛吐瀉的情況,這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腸胃型感冒了,而香薷能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外可發汗解表散寒,內可化濕和中散寒。所以對於腸胃型感冒可以用香薷和厚朴、扁豆配伍,以香薷散治之。

另外香薷還有利水消腫的作用,這裡香薷是靠發汗散肌表的水濕,香薷入肺經,辛散溫通,宣肺氣啟上源,以利尿退腫。

香薷除了可以治水腫,小便不利,還對腳氣浮腫有很好的效果,這是因為濕性趨下。在南方多濕之地,很多人都患有水腫腳氣,這時候香薷就可以發揮它的作用了,不過這和治上焦的水腫有不同,這是因為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

所以,想要治療腳氣浮腫需要多用香薷,上焦可能三五克,而下焦要三五十克。

好了,今天的香薷就講到這裡啦!覺得有用的就點個贊吧!歡迎轉發評論,指出不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