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疾病的爆發的相關特徵

疾病的爆發的相關特徵

疾病在一個集體或固定的較小人群中,短時間內,發病數突然增多(2~3例或以上),稱為爆發(outbreak)。

常見的爆發有食物中毒、傷寒、痢疾,還有化學毒物中毒等。爆發常因許多人短期內接觸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由於潛伏期不同,發病有先有後。先發病者為短潛伏期患者,後發病者為長潛伏期患者,大多數病例發生日期往往在最短和最長潛伏期之間,即常見潛伏期。發病高峰與該病的常見潛伏期基本一致。因此可從發病高峰推算暴露日期,從而找出引起爆發的原因。

各種疾病均可發生爆發。爆發類型很多。其時間分布也多種多樣。

食物中毒爆發常在數小時或數十小時內發生,多因共同食入某種食物所致。病人突然增加,很快達到高峰,而後下降。病人常集中發生在同一潛伏期內,流行曲線呈單峰型,如下圖,某單位食物中毒的時間分布:

傷寒爆發多見於水型和食物型兩種。以地面水為水源的地區,爆發常發生於大雨之後,與雨水沖刷地面而污染水源有關。發病人數在1~2周內迅速增加,以後逐漸減少。病例分布於一個最長潛伏期內。病人地區分布與水源供給範圍一致。爆發後常可見到拖長的流行波,稱為「接觸性尾巴」,是因日常生活接觸所形成,如下圖,乙型副傷寒水型爆發病曲線(3日計):

傷寒食物型爆發多由於帶菌者或病人污染物品引起,可發生在任何季節。其發病人數因污染食物種類、食用人數及污染持續時間不同而異。在短期內病人數急劇升高,若非持續污染則發病人數很快下降,若為持續污染則流行波可呈長期波動或出現第二高峰。因此,必須儘快查明傳染源、傳播途徑,以防止疫情蔓延。

非傳染性疾病爆發事例亦不少見。1984年我國南方某農場發生一起陰囊皮炎爆發,首發病例發生於1983年,1984年2月份發病人數開始上升,8月份達到高峰,10月份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後,流行告終。前後發生陰囊皮炎病例183例,罹患率高達56.63%。經調查研究證實是由於缺乏核黃素(維生素B2)所致(圖2-6)。膳食中供給量不足,加工烹調方法不夠合理是引起爆發流行主要原因。

如下圖,陰囊皮炎逐月發病與各種水溶性維生素供給量的關係:

----------------------------------

「爆發」與「暴發」二詞在醫學上的正確應用

語言、文字隨著時代而變化和發展,這是毫無疑義的,但無論如何都有規範。如今的媒體書刊上錯別字之多已經習以為常,不值得大驚小怪;不僅「啟示」在校園的張貼里遍地開花,而且報刊上(甚至學術期刊上)的「啟事」也都成了令人有所領悟的「啟示」。

「爆發」和「暴發」的讀音相同、詞義相近,詞典上都解釋為 「突然發生」或「突然發作」,但不論是詞義還是約定俗成的用法,在醫學書刊上原本是十分明確的。「爆發」是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學上的一個基本概念,從1962年蘇德隆教授主編的《流行病學講義》的爆發概念開始(其實還可以追溯到更早),不論是教科書還是重要的參考書上,都一直把疾病(主要是傳染病)在人群中短時間內突然發生的過程或勢態稱為爆發(outbreak)[1-8]。而「暴發」通常用其形容詞——暴發性(fulminant,fulminanting)作為疾病的臨床狀態的修飾詞,常用指稱一些急性發生、進展迅速、病情嚴重的疾病類型或綜合征,如過去常見的暴發性菌痢、暴發性流腦(即流行性腦膜炎或腦膜炎球菌性腦膜炎),還有暴聾和暴發性紫癜(purpura fulminans,拉丁文)等。

然而,我現在讀到的國內所有醫學期刊,包括《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在內,除個別例外,幾乎都把描述疾病流行過程的「爆發」一律改成「暴發」。去年北京的一個專業期刊編輯部向我約稿,文章中有幾處被編輯作了不適當的修改,在校對時我據理更正過來,但傳染病的「爆發」還是被改成了「暴發」。1974年,「文革」期間,原有的專業刊物幾乎全面被封殺,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主辦的《流行病防治研究》(後來又改回為《中華流行病學雜誌》)是剛辦的少數幾種專業期刊之一。該刊發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在編輯部寄來的校樣上,我發現文中的「爆發」被改成了「暴發」,於是向他們指出這個改法不對,並要求更正,可是沒有效果。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的這種改法。1988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寫的《醫學期刊編輯基本知識講座》第228頁稱:「『暴發』不宜作『爆發』」。這可能是現今醫學刊物上把流行病學上的「爆發」改為「暴發」的原因。顯而易見,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而且「暴發」與「爆發」是兩個不同的詞,在缺乏語境條件下籠統說「不宜」,只會造成混亂。現在已經造成了一個用詞的混亂,絕大多數流行病學書上所稱的「爆發」,在醫學期刊(包括流行病學)和臨床醫學書籍上則把這種「爆發」改為「暴發」,甚至在預防專業用的第3版《流行病學》教科書中,有些章節用「爆發」,有些章節則用「暴發」。

「爆發」是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如戰爭爆發、火山爆發,但令人驚訝的是,1989年版《辭海》中,「爆」字下竟沒有「爆發」詞條(下冊:4105頁),只有「暴發」。在「暴發」詞條下有一個解釋是「醫學上稱疾病流行過程的一種表現」(中冊3673頁)。《辭海》上的失誤是編撰這一詞條的專業人員不求甚解所造成的,而辭典專職編輯的疏漏也難辭其咎。醫學書刊上的混亂,可能是受《醫學期刊編輯基本知識講座》和《辭海》錯誤的共同影響。

為什麼說「暴發」用得不對呢?除了詞義和約定俗成以外,專業術語審訂還有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遵從基本學科的術語。「爆發」是流行病學上的一個基本概念,流行病學當然是「爆發」的基本學科。自從國內的流行病學上出現「爆發」一詞以來,教科書和參考書上就一直是「爆發」。試看我國主要的流行病學著譯中,除第3版的流行病學教科書外,均為「爆發」,而且沿用已久。

筆者查了手頭的幾本常用的漢語詞典:《新華字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的《現代漢語詞典》和羅竹風主編的《漢語大詞典》(1990年12卷本),試圖從詞源上尋找「爆發」和「暴發」的差別。首先,「爆」和「暴」的含義不同,是不能互換的;「暴」不是「爆」的簡寫或簡化字。「爆」是「猛然破裂或迸出,如爆炸、爆破。」《現代漢語詞典》上對「爆發」 的解釋更為明確:「(力量、情緒等)突然發作;(事變)突然發生」。因而有戰爭、火山的「爆發」,而不作「暴發」。「暴」是「急驟、猛烈或猝然」的意思,如暴雨、暴病或暴死(醫學術語稱猝死)。媒體報道常說,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或笑聲,也不用「暴發」,而個人的突然大發脾氣則稱「暴怒」,個人的「突然發財得勢」,稱為暴發戶。《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上就稱病人的疾病突然發作是 「暴發」:「太子血氣不時,交錯不得泄,暴發於外……」《漢書·溝洫志》和《舊唐書·五行志》上均稱洪水為「暴水」,所以稱山洪為暴發。從上述所舉的這些例子,大致可以看出這二個詞在醫學上的用法原則:「爆發」用來描述一種疾病在人群集體中的突然出現,所以日文稱為「集團發生」(儘管在西方文獻中,一個地區很少見的疾病,只要突然出現一二例,也用outbreak「爆發」);而「暴發」則用來修飾個體病人的疾病急驟進展的嚴重臨床類型。在非醫學專業的書籍報刊上,「爆發」與「暴發」的用法也都與上述原則相同。例如,我在寫這篇文字時,正好拿到一份1999年10月8日的《參考消息》,上面有一篇 「海洋生物疾病纏身」的文章,其中有一句(海洋生物的)「疾病的爆發次數正在增長」。此文的譯者和編輯是醫學刊物的圈外人,所以沒受上述錯誤的影響。因此,把描述流行過程的「暴發」改回來,恢復「爆發」一詞的原本用法,對於避免混亂是很有必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士申子源 的精彩文章:

終南山上修鍊人和一幅對聯看看你的境界到哪裡
辛亥年,清王朝的劫數難逃之年

TAG:隱士申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