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想要在 2020 年採用自研處理器,Intel和AMD 的二人轉恐怕要結束了

蘋果想要在 2020 年採用自研處理器,Intel和AMD 的二人轉恐怕要結束了

今年一月份的時候,不少媒體報道「蘋果公司正在研發 3 款搭載自研晶元 Mac 電腦」。從相關資料來看,那次蘋果要採用的所謂自研晶元,實際上是協處理器,簡單來講就是幫助中央處理器完成一些特定任務的處理器,而非我們想像中類似於 Intel 處理器一樣的晶元。

所以從蘋果公司本身來講,那次的報道其實並不算是新聞,用「日常操作」來描述要更加合適一些。談到這裡,可能多多少少有些讓人失望,畢竟 Intel 和 AMD 的二人轉已經上演了多年,這塊細分市場已經變得索然無味。

時隔幾個月之後,這次主角終於變成了「中央處理器」。援引彭報社的相關報道,蘋果正在進行一項內部代為 Kalamata 的計劃,其目的是讓包括 Mac、iPhone、iPad 等設備在使用體驗更加流暢,同時實現無縫銜接。

按照相關介紹,蘋果公司預計最快將於 2020 年開始在 Mac 電腦中採用自家生產的中央處理器,從而擺脫對英特爾的依賴。不過目前蘋果官方並沒有對此給予回復,彭報社也稱,目前這項計劃依舊處於早期階段,依舊存在被放棄或者延遲的可能性。

那麼,蘋果是否有可能在 2020 年推出自己的桌面級處理器來打破當前的秩序呢?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站在圍觀者的角度,我們是希望蘋果去做這件事情的。首先從行業的角度來看,蘋果加入到處理器供應商的行列中,很有可能打破現有的格局,來刺激行業更快的向前推進。同時之於產品本身,蘋果能夠在性能等各方面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改變,是令人期待的。

但事實上無論是喬布斯時代還是如今庫克掌管的蘋果,這家公司從來遵循的法則都是利益最大化。坦率來講,曾經由於經費支出而放棄研究處理器的情況,對於如今的蘋果來講已經不是問題。理論上,如果蘋果下定決心推倒一些現有的機制,去自研處理器是可行的。

而讓蘋果做出這個決定的關鍵因素大概只有一個:商業價值有多大。根據調研機構 IDC 發布的 2017 年全球 PC 出貨量數據顯示,去年蘋果的整體銷量在 2000 萬台左右,惠普、聯想和戴爾的 PC 銷量則分別為 5880 萬、5480 萬和 4180 萬台。

圖片來自蘋果官方

一個現實的情況是,PC 行業走到今天,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狀態。未來蘋果想要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無疑需要去從其它傳統 PC 廠商中「搶用戶」。

如果蘋果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能夠實現出貨量的大幅度增長,並且這種增長勢頭可以得以保持,擺在它面前的市場還有很大的可占空間,可以為其帶來非常可觀的業績收入。

但假如接下來它的出貨量曲線開始走下坡路或者原地不動,也意味著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去自研處理器這件事情將面臨非常大的風險。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報道中會說「該計劃有可能被放棄或者延遲」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自蘋果官方

當然,之於產品本身,擁有自家處理器意味著蘋果在進行產品規劃的時候能夠擁有更高的自主權,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與諸如聯想、惠普等其它 PC 廠商有所不同的是,由於蘋果產品線相對較少,同時一直保持固定的更新頻率,不會跟著英特爾全新處理器的發布節奏走,這也導致其在硬體配置方面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尷尬。

以 2016 款 MacBook Pro 為例,由於它的出貨時間和英特爾第七代處理器發生了重疊,也因此不得不選擇第六代酷睿處理器。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總結來看,蘋果自研處理器無論是對於整個行業還是用戶而言都將帶來積極的意義,但最終這件事情能夠得以實現,依舊是一個未知數。正如前邊我們提到的,未來兩年 Mac 在市場的表現如何可能將很大程度上決定蘋果是否會採用自己的處理器晶元。

但有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是,蘋果內部對於自己做處理器這件事情的評估結果是怎樣的。如果他們只立足於長遠角度,認為這樣做能夠幫助其產品贏得更好的市場銷量,那麼在 2020 年採用自家處理器晶元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所以蘋果是否會擺脫英特爾轉而自己去做處理器,最終可能演變成其高層對於選擇「當下」和「未來」之間的博弈。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奧巴馬將做電視主播;阿里建立直營物流;馬斯克西南偏南談火星移民
可以把你帶到賈庫星球的星戰機器人,想試試嗎?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