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Telegram拒絕「吐出」密鑰 去中心化數據與政府該如何共處?

Telegram拒絕「吐出」密鑰 去中心化數據與政府該如何共處?

文/許麗萍

Telegram與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的矛盾正在進一步激化。據金融時報報道,某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在Telegram的公共頻道上發布了一封信,內容大約為:讓Telegram提供用戶數據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該事件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看得有點雲里霧裡,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大致經過是,先是Telegram去年因為拒絕給FSB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提供訪問用戶數據的密鑰而敗訴,結果賠了 14000 美元(約合8萬多人民幣)。緊接著Telegram不服,又向最高法院提交申訴。但就在上個月有消息傳出,Telegram的上訴被駁回了,其心中的不滿情緒可想而知。

而FSB為什麼要想方設法地讓Telegram「吐出」密鑰呢?

一方面,這與俄羅斯於2016年頒布的一部與打擊恐怖主義相關的法案有關。內容中有一點明確提出要求,通訊服務商需要向當局提供可以解密個人用戶訊息的方式。FSB認為,獲取密鑰並未侵犯個人隱私,因為密鑰本身不含有任何用戶資料,而且在使用時也需獲得法院許可。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以隱私安全被大眾所熟知的企業,Telegram顯然與這一法案存在明顯衝突。在Telegram上聊天時,聊天數據不支持保留在伺服器上,數據只在用戶之間分配,而不在任何一處存儲。同時,它還提供了私密聊天功能,每間隔幾分鐘就會更改密鑰,支持聊天記錄定時銷毀。如果用戶將賬戶刪除,那麼所有資料將再也無法找回。

可以看出,數據去中心化是這一通訊工具的重要特點,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但這也是造成FSB強烈不安全感的根源。

有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10 月,Telegram 月活用戶達到了 1.7 億,每天發送 700 億條消息,每日至少有 50 萬新增用戶。並且,它也是一款在國內被封鎖 2 年之久用戶依然在暴增的即時通訊工具。

而Telegram之所以有底氣與FSB抗爭到底,廣泛的群眾基礎可能只是一個很小的原因,更重要的在於其創始人不差錢。

Telegram的創始人正是俄羅斯富豪Pavel Durov,是一位家大業大的主,在該國常與普京唱反調。況且,Telegram本身也是一款免費、非盈利性的軟體,短期內將其商業化的慾望也不強烈,自然不怕被俄羅斯政府斷後路。

但是小編猜測,如果Telegram繼續一味地拒絕FSB的要求,那麼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服務離被禁可能不遠了。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它就同樣因為密鑰的緣故遭到了伊朗政府的無情封禁。

可見,在全球範圍內的任何國家,任何去中心化的數據和隱私,都是政府最直接的監管對象,包括加密貨幣。因為在政府看來,沒有監管就意味著動亂。

此前,一位印度律師提議制定加密貨幣規則,他認為由於缺乏控制權,才導致加密貨幣與暗網上的洗錢、販毒等非法活動有關;倫敦的加密貨幣ATM機也淪為販毒份子的洗白販毒收入的工具,他們在機器上直接將現金兌換成加密貨幣。

當然,這只是眾多犯罪案例中的幾個例子,還有無牌槍銷售、兒童拐賣、恐怖組織等更多非法行為,都可以任意利用去中心化的數據特性,使得逃出法網的監管。試想一下,如果犯罪份子/組織有意利用Telegram對數據的高度保密性與Pavel Durov對數據保密的執著態度,把其當做進行犯罪活動的通訊工具,那麼全世界都有可能陷入極度恐慌。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國家的監管與去中心化精神是相悖的,但不得不承認監管卻又是非常必要的存在。至少,在現階段去中心化技術還不足夠成熟的前提下,需要藉助監管這隻無形的「大手」來把控全局。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也是去中心化數據(加密貨幣)合規化的必經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色財經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遊戲現狀分析:遊戲類型開始豐富 並非都是寵物養成
神州數字發布智能硬體產品XKey

TAG:金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