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句「我,想家了」,引全球關注!

這句「我,想家了」,引全球關注!

近期某一天,如果幸運的話,我們可以看到有發光物體在空中划過。

這裡指的不是流星,而是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燒毀,完成最後的「謝幕」。

「我,想家了……」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意味著我國已經擁有建立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

此後幾年裡,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就像人有生命長短一樣,天宮一號也有它的預期壽命。最初,天宮一號的壽命設計只有兩年,在結束了與神舟10號飛船的對接後,實際上它的工作已全部完成。但此後,它又繼續採集太空數據,完成了一系列科學實驗。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同年9月,天宮一號的接班人天宮二號升至太空,取代天宮一號並將完成更多任務。

雖然天宮一號終止了數據服務,但是它在太空中的運行軌道一直都在人類的持續、密切監視之中。

2016年的3月21日,在軌運行一千六百多天、超壽命工作近一千天的天宮一號,突然在所入駐的微博上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我,想家了……」那時,這個空間站的「先驅」已經靜靜踏上了歸途。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消息,截至2018年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里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里、遠地點高度224.3公里),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鳳凰涅槃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澳大利亞航天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阿博塔尼奧斯表示,天宮一號燃燒時,地球上正處於夜晚的地區的人們,可以看到像隕石或流星一樣的發光物體在夜空划過。

在悠遠的太空留下道不盡的華彩樂章後,這個遲歸的遊子終於將在回家的路上鳳凰涅槃。

從去年開始,天宮一號將墜落何方就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一般來說,飛行器墜落地球,各方面都需要精心計算。首先要在合適的位置、角度、姿態下,向航天器發出指令,讓其離開當前軌道,進入墜向地球大氣層的軌道。進入大氣層後,地面還需要對飛行器的姿態進行控制,與太空梭不同的是,它要保持阻力最大的姿態,以盡量在大氣層中燃燒。

《經濟日報》援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鄭永春的話說,天宮一號長約10.4米、直徑最大3.35米,發射時的質量為8.5噸,這個重量相比400多噸重的國際空間站而言,是一個「小不點」的航天器。因此,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後,天宮一號將與地球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高溫高壓,大部分將會被燒毀。剩餘的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墜落地點初步估計在南太平洋海域。

事實上,讓航天器受控墜落有其國際慣例。航天專家龐之浩表示,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後,國際通行的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遠離大陸的深海區,那裡被稱為「航天器墳場」。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進步號系列飛船,美國的康普頓伽馬射線望遠鏡等都墜落於此。

空間站時代

天宮一號的鏗鏘腳步已經成為歷史,當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空間站工程已全面展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實現多人多天飛行、安全返回和精確落點。這個任務神舟五號、六號已圓滿完成。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這一階段是為第三步,即建立空間站做技術準備。天宮一號正是「三步走」戰略第二步中的重要一環,它的上天運行,意味著我國擁有了建立初步空間站的能力,為我國2020年左右建立空間站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據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介紹,中國載人空間站計划到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組裝並投入運營,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我國將於明年6月前後實施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任務,之後陸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進行空間站的在軌組裝建造。」楊利偉說。

未來50到100年,中國載人航天計劃逐步從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進而走向深空,支撐國家發展利益向地月空間拓展,建設形成我國主導的地月空間安全圈、經濟圈、科技圈,在人類探索浩瀚宇宙中作出中國人更大的貢獻。

中國人正一步一個腳印走近屬於自己的太空家園——空間站。

致敬,中國航天人!

致敬,天宮一號!

作者:蔡雨  綜合: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中國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自然資源管理將不再「九龍治水」
操作失誤受傷,男子左手被切成三瓣!醫生妙手再植!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