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摸金校尉的老大曹操,死後設立七十二疑冢,深怕被盜?

摸金校尉的老大曹操,死後設立七十二疑冢,深怕被盜?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這句口訣因為去年的《尋龍訣》傳遍南北。其實這句口訣念起來很酷卻不是出自原著鬼吹燈,這幾句改編自撼龍經,原文是: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而這部電影也引出了一個古老、神秘的職業——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成立於東漢末年,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可以說曹操早期能起來,摸金校尉功不可沒,

在三國爭霸初期,曹操的勢力範圍仍然很小。有些時候,打下的城池往往還沒來得曹操及休整,就已經換了新的主人。地盤「朝秦暮楚」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誰都不知道自己能在佔領的地盤上盤踞多久。於是,打下的城池經常被洗劫一空。在這種情況下,軍隊很難實現休養生息的目的。

軍閥混戰使曹操的大軍無法長時間休整,也使流離失所的農民看到春種卻等不到秋收。這好比剛剛做好的一鍋飯,轉眼間卻變成了別人的盤中餐。於是,在短時間內籌到軍餉成了諸侯們四處殺伐攻戰的先決條件。

按常理來說,這不是一個光彩的行當,但所謂「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胸懷天下的曹孟德,只要軍隊能吃上飯、打勝仗,哪裡還在乎背上罵名。

魯迅曾經說,「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更為確切的記錄是,當時袁紹手下的名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在為袁紹攻伐曹操前發布的檄文中說:「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這篇文字成為古今檄文的名篇。據說正犯頭風病的曹操看後,驚出了一身冷汗,頭立刻就不疼了。

根據陳琳的這篇檄文,曹操盜的應該是位於永城芒碭山的漢梁孝王墓群。《水經註疏》中說:「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

曹操的部下進入墓室後看到了什麼,現已很難想像。據史料記載,曹操用從墓葬里盜得的寶物,養活了手下的軍隊3年。西漢盛行厚葬之風,但凡家境殷實的,少不得帶些財寶到另一個世界,何況坐擁三百里江山、富可敵國的梁孝王等八代九王?

也就應該能夠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稱的「漢墓十室九空」的道理

盜多了別人的墓,曹操也深怕自己死後不得安寧,他知道盜墓人最看重的是墓室里的陪葬品,於是他死後沒有封土建陵,沒有隨葬金玉器物,也沒有建設高大堅固的祭殿。數百年後,墓葬簡單的曹操墓就湮沒在歷史的陳跡之中了。以至於他的墓地也成為他奸詐的證明,民間傳說和很多文學作品中甚至流傳」七十二疑冢「的說法,甚至不少人都信以為真

這也給現代考古帶來了難度,撲空了多個疑似的墓穴後,終於2009年12月27日,經中國考古學界一致確認,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經考古發掘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為曹操,2010年6月11日,安陽曹操高陵入選「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

最重要的隨葬物品極為珍貴一共有8件,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為研究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歷史依據。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解了開來

感謝閱讀,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拾遺君 的精彩文章:

末隋皇帝楊廣,弒父辱「母」,毒藥常帶在身邊,被後世爭論

TAG:歷史拾遺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