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知道嗎】蕪湖人緣何稱青弋江南為「huo南」?

【你知道嗎】蕪湖人緣何稱青弋江南為「huo南」?

原標題:【你知道嗎】蕪湖人緣何稱青弋江南為「huo南」?


當蕪湖人和你說「南」的時候,有可能說的不是「河南省」,而是青弋江南岸。這是具有蕪湖特色的一種叫法。


而根據蕪湖市檔案館提供的資料,「河南」這一說法的來由,並非僅僅是地理位置那麼簡單。實際上,它的存在,也暗含了蕪湖弋江區的變遷。

青弋江南為何不叫「江南」


蕪湖地處長江下游,青弋江與長江在此交匯。從地理上來看,自古以來,青弋江從皖南山區流淌出來,長如綢帶,把蕪湖城區分割為南、北兩個區域,形成了青弋江北岸和南岸的格局。於是人們便習慣地稱南岸地區為「河南」,北岸地區為「河北」。


大部分人對蕪湖「河南」的認知大多止於此,但事實上並非這麼簡單。既然是「青弋江南」,那麼為什麼稱「河南」,而非「江南」?記者從蕪湖市檔案館獲悉,這還與青弋江的舊名有關。


據悉,青弋江源於安徽黃山北麓,全長200多公里,最後至蕪湖寶塔根匯入長江,是長江下游最大的一條支流。「青弋江」古稱「清水」或「涇水」,其中在蕪湖段舊名為「長河」。


圖為青弋江源頭



青弋江至蕪湖市區寶塔根注入長江

根據民國八年《蕪湖縣誌·地理志》中記載:「長河(即青弋江),在縣治南,源出廣德、宣州,自濮家店經縣前十里注揚子江(即長江)。由濮家店東北轉經官陡門六十里達姑孰溪,名扁擔河。」


圖為民國八年《蕪湖縣誌·地理志》中


記載的「長河」



圖為民國八年《蕪湖縣誌·河南圖》中

標誌有「長河」

此外,現保存於市城建檔案館中的《蕪湖街市圖》也顯示,當時的青弋江蕪湖段被標註為「長河」。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有了南岸地區為「河南」之稱。


圖為1934年《蕪湖街市圖》中

標誌有長河(現保存於蕪湖市城建檔案館)

蕪湖「河南」歷史悠久


據市檔案館史料檔案證明,蕪湖「河南」地區歷史悠久,古代駐蕪湖建制最高的衙署「安徽寧池太廣道衙署」就設在青弋江南岸,蕪湖歷史上最早設立關稅也在「河南」,清代設有「蕪湖關監督署」,「南關街」也因此而得名。


清末至民國時期,青弋江南岸的米市尤其繁榮,蕪湖縣誌記載:「自南關至浮橋皆米行,謂之南市」,有店面30多家。清末民初,蕪湖「河南」(沿青弋江南岸)行政區域設有江口、尚塘、來遠三鋪,後合為江口、尚來兩鎮。


圖為1920年代青弋江上的老浮橋,位於今弋江橋的附近,是當時蕪湖的水上交通要道。



圖為民國早期蕪湖中江寶塔和東轅門

1949年蕪湖解放後,曾設第四區人民政府。1952年7月,在原第四區行政區劃內建立河南區人民政府。1960年在原河南區建制的基礎上,建立馬塘人民公社,這是首次以「馬塘」命名。


圖為上世紀70年代初雪後的蕪湖青弋江與中江塔

1980年6月設立馬塘區人民政府,下轄江口、朝陽、弋江3個街道辦事處。1991年6月蕪湖縣澛港鄉劃歸馬塘區管轄。至此,區域面積增加了20多倍,人口翻一番,奠定了現在的區域規模。進入新世紀,2006年2月10日,蕪湖市行政區劃調整,馬塘區更名為「弋江區」,沿用至今。


圖為上世紀80年代初的青弋江南北兩岸



圖為上世紀80年代青弋江鳥瞰

蕪湖「攬江入懷」,除了長江衍生出的碼頭文化,青弋江也見證了蕪湖城市城市交通和行政區域的變遷。


來源:大江晚報 記者 李婷維、「蕪湖檔案」微信公眾號


微信編輯:大橙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江晚報 的精彩文章:

【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4分鐘讓你了解結核病知識!

TAG:大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