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再說不會學習了

不要再說不會學習了

完美堅持

 音樂傲骨

李健 

00:00/04:13

人與人的差距到底在哪兒?本質區別就是思維模式的不同。

思維模式是人的底層代碼,行為只是外在表現,思維才是內核,毫不誇張地說,思維模式正在不動聲色地操縱你的人生。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只有他的思維。

艙位代表不了階級,但能代表思維。

頭等艙對應戰略思維也就是富人思維,他們很有大局觀,利用一切時間和條件,發現機遇,終身學習,讓自己成長;

商務艙對應管理思維,他們的管理意識體現在自我管理和時間管理上,他們會爭分奪秒地工作和合理休息;

經濟艙對應稀缺思維,他們大多隻關注眼前,做事拖延,總是儘可能地利用時間來休息娛樂。

那些很厲害的人,不是活在當下的,他所有的努力或者付出是為了未來的自己。

以未來決定現在!未來是全新的,有可能你今天強調的奧數都不重要,到底什麼重要,無法預知。也就是說,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不僅是一種知識技能上的準備,而是一種不焦慮於知識目標,打造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元能力,也就是底層學習能力。

底層能力不到位,孩子就很難對其它的學習方法融會貫通,就像手腳受到了束縛,在達到一個瓶頸期的時候就會無法突破,家長看著著急,孩子學的也痛苦。

深度學習

這個世界正在朝著兩級發展:一小部分知識精英依舊努力地深度鑽研,生產內容;大部分信息受眾享受輕度學習,消費內容。深度學習的能力越來越稀缺。淺層學習滿足輸入,深度學習滿足輸出。

什麼叫深度學習?

以閱讀為例,從淺到深依次為:

當前有很多聽書產品,一年下來就三百多本,這種便捷、濃縮乾貨的學習看似輕鬆高效,實則處於被動學習的最淺層。

而另一類淺層次學習的人數也不少,這類人能夠自己閱讀,也做讀書筆記或思維導圖,但遺憾的是,讀書筆記的內容往往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大綱。

這種努力實際上這是低水平的勤奮,投入越多,損失越大。

雖然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屬於主動學習,但它僅僅是簡單「知識陳述」,與高級別的「知識轉換」有很大的不同。

更深一層的是,讀書之後能去實踐,哪怕有那麼一兩點讓生活發生改變。

從知道到做到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然而自己知道或做到是一回事,讓別人知道或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信試著將自己知道的東西向別人清晰地講出來,你會發現這並不容易,心裡想得挺明白,講的時候就開始語無倫次了,如果再讓你把知道的東西寫下來呢?你可能根本無從下筆。

請注意,這種困難才是真正深度學習的開始!

羅振宇曾提到他是這樣學習的:

我每天要求自己寫夠五篇閱讀心得,不用長篇大論,短短几個詞就行。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扣子,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每天寫五篇閱讀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個反應用文字固化下來,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知識組塊化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理解學習的過程:

學習不是登山,而是拼圖。

舉個例子,教小朋友學習跆拳道,一開始小朋友對橫踢根本沒有概念,好的教練就會把橫踢拆分為五個步驟:身體轉正;提膝;翻小腿;踢腿;落地。這五個步驟都是最基本的動作,只需要針對每個動作單獨訓練,最後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橫踢動作。

有個不錯的方法,去找比你厲害十倍的高手,讓他們幫你列出一些學習高頻小套路菜單,反覆實踐,熟練之後將其組合,形成更大的組塊。這種學習方法同樣可以遷移到其他許多新技能的學習中。

自律

曾有一項心理學研究,調查哪一種因素最能影響大學生的成績。

研究人員先將可能有用的品質都列舉出來,例如積極、開朗、幽默、嚴謹、健談、冷靜、內向、愛閱讀……等三十多項。

接著,找了數百學生進行測試。最終發現,這些品質對成績好壞沒有根本性的影響。而唯一能影響成績的,就是自控。由此研究人員認為,自控,甚至是比智商,更加重要的因素。

人生的核心問題就是自律。

康德曾說過:「自律使我們與眾不同;自律令我們活得更高級;也正是自律,使我們獲得更自由的人生。」

做到了真正的自律,相信任何人都不會活得太差。

遷移能力

遷移是把所學的知識從一個知識背景應用到別處的能力。

比如,你學了一門外語之後,發現再學第二門語言,就輕鬆多了,那是因為在學習第一門外語的時候,你獲得了基本的語言學習技巧,同時你也潛在地學會了相似的新單詞和語法結構,這些知識都遷移到了你的第二門語言學習中。

我們掌握的知識越多,學新的知識就越容易。所以要及時總結可以遷移的知識和技能,並在新領域的學習中有意識地去調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巧學。

通過行動上的體會,思維上的感悟,直覺上的啟發,來全面的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讓他能在「走心」之後,感悟到知覺上的感受,從而強化學習的底層能力,同時建立起正能量!

為人父母首先是不要停下自己走向未知的能力,首先我們可能要持續更新自我,去習得元能力,才能有經驗介紹給孩子。第二是,也要知道,自我限制,就是父母一種天然難以擺脫的無能,因為未來註定屬於更新的一代。

在一種有為和無為的掙扎中,就是父母的使命。最終,當然一切要交給孩子們,為了走向更遠的路,儘可能交付強大的身心和強大的自我生長能力,也許是真正的生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凌極限 的精彩文章:

TAG:凌極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