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年後,金庸承認了他的「失誤」,用另一種方式來向這位古人致歉

多年後,金庸承認了他的「失誤」,用另一種方式來向這位古人致歉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金庸大師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雖然有一些和原著存在差異,但故事人物以及大致情節都很相同,在對電視劇入迷的同時也對這位武俠小說大師投去羨慕的目光。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每一部的故事情節至今仍令人過目不忘,尤其是裡面的武功招式更是精彩,對人物的刻畫也是入木三分。原本以為改編的電視劇對劇中人物的名字應該不會改動,直到後來卻發現有一個人的名字在一次翻拍中發生了變動,知道原因後,竟對金庸大師的佩服又增加了。

這個人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那個趁小龍女被歐陽鋒點穴不能動彈之時,趁機行不軌之事的尹志平,當時的這個畫面令無數男人痛心,大罵他「臭道士」、「流氓」,直到後來他為了小龍女而死才稍稍原諒了他。後來在新的《神鵰俠侶》播出後,大家發現,原來的那個尹志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做「甑志丙」的道士,兩人除了名字不同之外,所乾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後來要改名字呢?原來這是金庸大師自己要求的,因為他覺得這樣會讓人誤會尹志平這個人物。

歷史上其實真實存在著一個叫尹志平的人,也是一個道士,只是他的事迹和金庸寫的完全不一樣,據《清和真人北游語錄》一書中記載,尹志平從小就聰明伶俐,過目不忘,只是對玄學方面十分感興趣,不顧家人反對,上全真教當了道士。後來丘處機死後,尹志平就勝任了全真教的掌門人,執掌全真教期間,德高望重、克己濟人、嚴於律己、清心寡欲、不慕榮利、令人敬佩,名聲遠傳蒙古,成吉思汗聞名召見了他。

這樣的一個好道士,卻被誤解成了一個臭流氓,實屬不該,於是,金庸要求劇組將劇中人物尹志平改成甑志丙,避免人物形象太深造成更多的誤會。

我們如今對歷史上的許多人物都誤會太深了,龐太師、潘金蓮、武大郎、陳世美,如今多了一個尹志平,文學形象相對來說更容易為人們所熟記,但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透過這一些文學形象來認識他們的真實面貌,尤其是這些曾經對國家、對人民有過貢獻的人,他們更不該被遺忘,不該被抹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那些趣事兒 的精彩文章:

抗戰勝利後,殘留在東北的幾十萬日本婦女下場悲慘,全怪這個國家
《白蛇傳》的前世今生,那時候許仙還不叫許仙,小青還不是一條蛇

TAG:歷史那些趣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