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有一句話大家應該很熟悉,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但是這句話從何而來,為什麼這麼說,可能沒有多少人細細想過,你說州官沒事放火幹嘛呢。其實這句話與放火沒有多大關係,全都來自封建帝王時代一個重要的儒家糟粕思想,避諱。

有一句話大家應該很熟悉,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但是這句話從何而來,為什麼這麼說,可能沒有多少人細細想過,你說州官沒事放火幹嘛呢。其實這句話與放火沒有多大關係,全都來自封建帝王時代一個重要的儒家糟粕思想,避諱。

有一個郡守叫田登,官不大譜卻不小,他不允許別人觸犯他的名諱,觸犯的人必須受刑。於是整個郡的老百姓都不能說「燈」,只能用「火」代替。正好遇到元宵節要放花燈,官吏在集市上張貼告示,「本郡依照慣例放火三天」,就有了諺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避諱是中國歷史上最惡劣的思想枷鎖,他究竟起源於何時眾說紛紜,但是儒家禮制絕對是其最重要的推手。自從有了這個禮教,讀書人甚至普通老百姓都快要不會說話,不會寫字了。

西漢漢宣帝劉詢原來叫劉病已,他專門下了一道詔書,說我的名字很多老百姓可能不知道,因為不小心說個「病」字,寫個「已」字就獲罪上刑,我實在不忍,乾脆我改名叫劉詢吧。這也是劉詢作為賢君一個重要的例證,可見避諱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有多大。但是劉詢只說改名字,也沒有說要廢除避諱制。

就因為這個避諱,中國的文化里又衍生出無數的奇聞怪事。比如在寫字的時候,為了避諱,衍生出四種寫法,第一種叫改字,比如要避開陳世美的諱,那美國就不能叫美國,要叫不醜國;第二種叫空格,此處省略一萬字的辦法就是從這裡而來;第三種叫缺筆,那些名勝古迹常見的錯別字不過是為了避諱而少寫了一畫而已;第四種叫改音,美國有個總統叫奧巴馬,那你回家只能叫父母「爹」「娘」,你敢叫一個「爸」「媽」試試看。

避諱越發展越離譜,最後到了讓人哭笑不得的地步。北魏時期有個大臣李延實,皇帝任命他太保,就因為他的爺爺叫李寶,「保」和「寶」同音,他說啥也辭職不幹。赫赫有名的六部之一戶部原來其實叫民部,就因為和唐太宗李世民有重疊,改名叫了戶部。西漢劉邦稱帝後,連古書里的邦字都要通通改掉,友好鄰邦只能改叫友好鄰國,而因為有呂雉在,雉雞這麼優雅的名字只能叫野雞了。

五代時候有個宰相叫馮道,他請老師講解《道德經》,開篇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老師哪敢瞎說,只能把「道」改成「說」,於是就成了說不了,不能說,實在沒法說。

是啊,在那樣一個因字獲罪的年代,誰敢說啥呀。

給讀者的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胡說 的精彩文章:

等等貓聽歷史之十九:匈奴崛起
等等貓聽歷史之十五:西楚王國

TAG:老六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