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千年不變的,只有窗外如期而至的綠

千年不變的,只有窗外如期而至的綠

說明一切的漢字。

最近幾天北京天氣不好,我們讓寶寶呆在了家裡,沒有去上學。外邊也沒法出去玩兒,她在家裡就少不了和我置氣。可我畢竟大她三十多歲,當然會有辦法應付。

我們的窗外有一片樹林,到了四月,葉子已經有吐蕊的跡象。按這個進度下去,過不了幾天,滿樹就要綠了。這是好素材呀。

然後,我就和她玩了個自然科學的遊戲。有科學這倆字罩著,寶寶就格外認真,常常盯著樹尖梢就能呆上好一陣,給我放出了不少時間。

我當然沒有騙她。幾天來,眼看著樹冠從一弔吊的灰到了一段段的白,再到一點點的綠,今天又起了風,葉子們歡快地鼓動著小巴掌,柔和又歡欣,寶寶也高興到跳。

她突然問我,葉子為什麼要是綠色的,而不是紅色的、黃色的。

我很高興呀,她能問出這個問題,關鍵是這個問題我懂呀。

我來講一講,綠字。

我們都知道,綠色來自葉綠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功勞。可是在地球上,光合作用的生物有許多不同的顏色。比如藍菌門是藍色,褐藻是金黃色,還有其它奇奇怪怪的許多顏色。那麼為什麼植物只選擇綠色?

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從綠字的構字之初開始說起吧。

千年不變的,只有窗外如期而至的綠

甲骨文「綠」

「綠」的字形發現較早,在甲骨文中,綠由左右兩邊部首組成,左邊是絲旁,右邊的錄,既是聲旁也是形旁,錄表示井水的意思。整個字的意思是,「綠」是被染成井水色即青中帶黃的絲帛。

我們知道水是無色的,為什麼在這裡會表示井水的顏色是青中帶黃的呢?這個好理解。見過井以及井水的人知道,井在屋旁,屋旁多有樹,樹蔭下俯看,井水呈青中帶綠的顏色。

古人早有織絲的技能,絲根據用途不同,會染成各種不同的顏色,其中,接近樹葉的顏色被確定為綠。這也是從實際生活中得來的。

千年不變的,只有窗外如期而至的綠

小篆"綠"

金文中目前沒有看到綠的字形。小篆中的字表與甲骨文一脈相承,字形區別不大。之後的隸書與楷書,皆由這一規律延伸而來。

把染成井水色的絲帛定義為綠,是因為絲綢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迄今為止,我們知道的最早的絲綢距今有五千二百年歷史,這說明中國人從新石器時代就掌握織絲的技巧了。絲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絲為部首的字就很普遍了。高本漢的《漢字形聲論》中,介紹的帶有「絲」的合體字有近兩百個。

有絲必有樹。蠶產與中國,桑樹也是這樣。所以桑樹是最早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植物,它離人們的生活居住區最近。屋旁,井上,處處栽有桑樹,樹冠大而密的桑樹,倒映在井中,井水的顏色,被定為綠。

千年不變的,只有窗外如期而至的綠

行書"綠"

好,講了綠字的來源,我們回到前面的問題,為什麼葉子選擇了綠作為顏色。前面說了,光合作用的生物有各種顏色,為什麼植物只有綠色?

顏色對於光合作用的意義是,不同的色素吸收了不同波長的光,綠色植物中,葉綠素a是最重要的光合色素,它接受光子後從水分子中奪走電子,而葉綠素a最容易吸收波長680nm附近的紅光,以及430納米附近的藍紫光,而對綠光吸收最少,因此呈現出綠色。

基本原理就是這個了。我也不能解釋得太多,畢竟我也不是植物學家。如果需要知道更多的關於植物顏色的故事,比如,珊瑚的顏色,還有地球的顏色,等等,那隻能去找動植物學家了。

(書寫 劉探花)

關注微信公眾號「漢字探花」,了解更多傳統文化

千年不變的,只有窗外如期而至的綠

書名:晚安

作者:劉偉鵬

出 版 社:華夏出版社

定價:¥39.8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許廣平「戰勝」老師魯迅
通曉經濟世界裡的大道理——通貨膨脹之痛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