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研究證明生孩子讓女人老11歲!為什麼我還願意生?

研究證明生孩子讓女人老11歲!為什麼我還願意生?

原標題:研究證明生孩子讓女人老11歲!為什麼我還願意生?



者:張雁


最近,小婚家在微博上看得最多的評論大概就是「不婚不育保平安!」到底是什麼讓生孩子變得這麼可怕呢?


——小婚家

01


女人生孩子後的身材變化


最近,馬來西亞的一個媽媽在臉書上分享了自己生完四個娃之後的肚子,引發了很多網友討論……


她叫Doreen,今年23歲。



雖然才23歲,但她已經生了4和孩子。



表面看來Doreen依舊年輕貌美,身材保持也不錯。


但前幾天,她在臉書上曬出了自己肚子的近照:


Doreen還分享了自己的生產經歷。


「懷孕的時候,身邊的人都會安慰我說,生了過後妊娠紋就會淺的。


結果我出產房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著自己的肚子,眼淚直接飆了出來我心想我才21歲,肚子永遠都這樣,我該怎麼辦?


我的妊娠紋是裂到很嚴重的那種,皮膚組織幾乎都是損壞的。到今天還是一直沒辦法接受,都生了兩年多了,依然是滿滿的自卑感。」


網友們看了Doreen的照片後,也曬出了自己生孩子後身材的變化:


Elise,8個月前,她的小女兒出生,孩子出生後,她拍下了自己產後的身材,肚子上的裂痕清晰可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肚子也沒見消下去。



Dr Julie Bhosale在第孩子出生24小時後,肚子幾乎還是跟37周的時候差不多大。



「雙胞胎媽媽的真實照片,鬆鬆垮垮的肚皮,我現在叫它雙胞胎肚皮。」


「我身體跟散架了似的… 哪裡都痛… 今天感覺跟孩子也有距離感… 糟心的一天。」



每個媽媽的體質不同,產後的狀態也不盡相同,有些似乎身材改變不大,有些的肚子卻很難再回到從前…




網友看後的反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表示感同身受,做媽真太不容易了!另一部分則表示:日常恐婚恐育……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ZME科學網日前發布了一條讓女人們聞風喪膽的科研新聞:


生孩子讓女人的加速衰老超過吸煙或者肥胖,這個數值最大達到11年。


02


沒有最可怕,只有更可怕?


無獨有偶,豆瓣上一篇關於生孩子的帖子也火了。


一位用戶名為「超級大自然」的年輕媽媽,用萬字長帖生動詳盡地描述了自己生孩子的親身經歷:


從早期的孕期糖尿病、自然分娩時的驚險痛苦、生產後突如其來的大出血以及哺乳的折磨……看得人心驚肉跳。


在這個帖子下面,有兩種回復最多:

一種是:好怕,嚇得腿軟,以後堅決不生!


另一種是:這算是順產啊!比我(或者我的親友)順得多了!然後又扔過來一篇血淚故事。

是的,如果除開這位媽媽產前糖尿病、產後大出血的危險經歷,僅從產程來說,她的確算是生得快和生得順的。


但即使是再順利的產程,也要經歷種種痛苦不適、還有不被當作人的羞恥感。

有人說,從前母親們吃的苦頭更多。但為什麼沒有人說出來,讓這麼多人感到驚悚呢?


因為沒有人肯聽 。在漫長的男權社會裡,「生孩子」是女人份內之事,吃苦受罪都是理所應當。再悲慘再驚悚,只不過是口口相傳的奇談怪事,或是社會新聞里的一則異聞。


現在社會進步了,人們開始懷著敬意談論母親為孩子的付出,歌頌母親的犧牲,把為了孩子辭去工作、甚至放棄自我的行為視為「偉大」「無私」……


然而在我看來,這是另一種「捧殺」,因為這種歌頌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女性自身的權利和需求。


別說生產了,女人都做過婦科檢查吧。前一個人提著褲子正在穿,醫生就讓後一個趕緊躺好,稍作扭捏,有的醫生就會說:「把腿張開,開大點兒……別緊張,孩子都生過了緊張什麼呀?放鬆……」


很日常吧?好像生過孩子的女人就不會疼也不必感到羞恥。


酒桌上,女人被灌酒被調戲,經常聽見的說辭是:「你孩子都滿地跑了,還害什麼羞啊?」


這個社會,就像把物品分為「用過的」和「沒有用過的」一樣,把女人分為「生過孩子的」和「沒有生過孩子的」。


沒有生過的,是「女人遲早要生孩子的,你什麼時候準備生啊?」生過的是「你都生過孩子了,還矯情什麼?」


傷害女性最深的,並不是生育本身,而是這種既犧牲女人又糟蹋女人的生育文化。

面對這一切,你不但不應該害怕,還應該憤怒,應該拒絕。


——別總是宣揚英雄母親、為母則剛這種話了,好好改善生育條件、推廣無痛分娩吧。


——別對你的妻子說「不要哭」 「別人能行,你也一定能行」這種沒營養沒頭腦的蠢話,體貼她的辛苦,尊重她的意願,以她的安全和健康為第一要務;


——沒事別催著女兒、兒媳懷孕生孩子,過好自己的日子,也讓年輕夫婦過好自己的日子,生與不生,聽其尊便。


身為女性,了解生育風險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你要了解:決定孕育一個生命是何等大事,你要對他負起全部的責任。


不管他是丑是美,聰明還是蠢笨,不管他是不是你想要的那個樣子,你都必須愛他、照料他、教育他,直到成年。而在這期間,你的生活會為之全然改變。


卡爾?劉易斯說,所有命運給予的禮物,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如果不能承擔這個代價,就不要接受這個禮物。這不是怯懦,而是對生命負責。



03

這麼可怕,為什麼還要生?


在這些回復中,有個微弱的聲音被人們忽略了。它來自一個懷孕5個月的准媽媽:


「我是自己想生,這些危險網上看了不少,知道自己肯定也沒多幸運,但還是期待多過害怕吧,畢竟是自己想做的事。」


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不是屈從於他人的意願,不是為了「和別人一樣」,而就是想要一個孩子,渴望孕育一個新生命。


所以在充分了解生育風險之後,她仍然願意忍受痛苦,願意冒險。


我想,她會是一位好母親。她不是不害怕,而是出於母親的本能選擇勇敢。


在上述那些可怕的故事裡,人們沒有提到或是忽略了:生育過程是母子雙方共同完成的,是一個母親基於「本能」接引一個新生命來到世間的過程,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卸貨」。


這個新生命,對你全然依賴,一往無前。當他在你的子宮裡孕育的那一刻,你的生命已經為他而改變。每一次胎動,每一回撫觸,都在加深彼此的羈絆。


在痛苦輾轉的幾個小時里,你和你的孩子同生共死,建立了此生不渝的親密關係,一起拚命努力迎來了新生。


在產科病房裡,我看到過很多新生的嬰兒,他們有的頭上被產道擠出了大大的產瘤,有的一直在嗆奶嗆水。

通往人世的路千難萬險,可是一旦生命成熟,產程發動,所有的孩子都義無反顧地向前沖,不管前面有什麼在擋著他們。


只有這樣,宇宙間的生命才能從無中生有,孕育出一片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在各種抱怨中,我聽到許多的「怕」,可是孩子教給我們的卻是:不怕。如果沒有做母親,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因為孩子,我們可以變得如此勇敢。


從某種程度上,這個「恐育」帖倒可以用來測試女性的生育意願。


如果你看了這個帖子,害怕了,不想生孩子。那麼祝福你,趨利避害是本能,恐懼讓我們更加謹慎,避免在無法承擔風險時貿然行事,鑄成大錯;


如果你看了,雖然害怕,但還是想要嘗試。那麼祝福你,因為你已經準備好為一個新生命去冒險。


生孩子後你的身材變化大嗎?讓你決定生孩子的的最大原因是什麼呢?歡迎來留言板和小婚家聊聊~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本文為原創稿件,轉載請在後台發送「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婚姻與家庭雜誌 的精彩文章:

想讓伴侶以你喜歡的方式來愛你,這麼做就對了
改善夫妻關係,從這10個問題開始

TAG:婚姻與家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