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狄仁傑與武則天的真實關係

狄仁傑與武則天的真實關係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人(今山西太原)。他一生清正愛民,政績卓著,是我國封建社會著名的政治家,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描述了武則天當政時對他的信任。那麼實情是如此嗎?

狄仁傑為人正直,嫉惡如仇,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武則天對狄仁傑非常敬重,經常稱呼狄仁傑為國老,准許狄仁傑可不行跪拜之理,並特意安排他不參加宮中值班等事務,並告誡群臣「沒有十分重要的軍國大事,就不要打擾狄公了」。

狄仁傑處事公道正派,對武則天忠心耿耿,並常常能揣摩到武則天的心思,對她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勸諫,既達到了管理朝政的目的,又符合武則天的心思,效果比較好,對狄仁傑提出的一些施政方案,武則天也往往全盤給與批准執行。

在新唐書狄仁傑轉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武則天曾問狄仁傑:「朕希望能找到一位傑出的人才委以宰相重任,您看誰比較合適?」狄仁傑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採風流的人才,那麼宰臣李嶠、蘇味道便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您若一定要找出類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了。張柬之年紀雖老,但卻有宰相之才。」武則天遂提拔張柬之為洛州司馬。

還有一次,武則天將要營造佛像大菩薩,計算花費要數百萬,官府庫存不夠,就詔令天下的和尚每天施捨一錢相助。仁傑規勸說:「既費官府財物,又耗盡人力,如一方有災難,那用什麼去救濟呢?」武后由於這個緣故,就中止了這次工役。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武則天聞訊痛哭:「朝堂空也!」遂廢朝三日,贈文昌右相,謚曰文惠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小陳看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狄仁傑 的精彩文章:

肚裡能撐船的狄仁傑還有小氣的時候,但在她面前乖乖服貼
狄仁傑和李元芳一起打比賽,卻遭到了四個敵人的埋伏,結果……

TAG:狄仁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