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初唐四大家」之「大歐」歐陽詢

「初唐四大家」之「大歐」歐陽詢

已惑孔貴嬪,

又被辭人侮。

花箋一何榮,

七字誰曾許。

不下結綺閣,

空迷江令語。

雕戈動地來,

誤殺陳後主。

道失

今天咱們繼續

「初唐四大家」系列。

介紹第二位——

歐陽詢。

歐陽詢,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歐陽詢

「軼事典故」

流連觀碑

歐陽詢練習書法很刻苦,博採眾長,精通八種書法,自成一家,人稱"歐體"。有一次,他出使歸來,騎馬路過一處荒郊野外,在亂草叢中發現西晉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一塊石碑,停馬觀賞了很久都捨不得離去。走出幾里後,又返回來,下馬坐在碑前仔細觀看,體會索靖草書的妙處。當晚,他回到了住處,徹夜難眠,想著白天看到的石碑。第二天,天一亮,他又騎馬趕到石碑前,反覆揣摩,並鋪開紙,一筆一畫地臨摹。就這樣,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直到索靖草書的筆法融會貫通,瞭然於胸,才高興地離去。

專心學"二王"書法

歐陽詢特別喜愛"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只要看見王羲之父子的墨跡就買回來學習研究。一天,他看到一本王羲之傳授王獻之的《指歸圖》,不惜花了很多錢買了回來,放在家裡天天觀賞研究,常常高興得整夜睡不著覺。他整整學習研究了一個月,直到他懂得《指歸圖》的精髓為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