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谷河老師講《孝經》第二十講治家+讓萬家歡心

谷河老師講《孝經》第二十講治家+讓萬家歡心

↑↑↑點擊上方藍字歡迎關注《宗伯禮樂書院》

傳統文化|國學經典|書法繪畫|禮樂古琴|香道茶道|公益課|家長課堂

(此音頻為微信語音轉播。)

筆記簡要

本講於農歷正月初七錄製,正月初七屬於人七日,民俗吃麵條,預示長長久久。

繼續學習《孝經》第八章孝治章,這裡講孝治只講三個,講以孝治天下、以孝治國、以孝治家。所以你看前面講到孝的本分的時候,講到五等: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以及庶人之孝。但是這裡講治,只講天子、諸侯和卿大夫,為什麼呢?因為所謂治,那必須是有產階級才能治。而這三等人他們是這樣的有產階級,天子是有天下,明王以孝治天下,得萬國之歡心,他是有天下者;那諸侯呢?諸侯是有國者,所以他以孝治國;卿大夫是以孝治家,他們是有家者,所以對於這三等人才能講到治。而這下面的士和庶民他們只能隸屬於以上三家,隸屬於家者成家臣、隸屬於國者為國士、隸屬於天下者天下士。

所以我們講的孝治只講到這三層,上一次我們講到天子和諸侯,講的治天下,以孝治天下,以孝治國,下面我們講的孝治家。說「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這裡講治家者,他跟我們現在所說的小家庭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一個家裡面,他有妻子,這妻子是屬於自己的親眷,還有臣妾,那是屬於家臣,家臣裡面有男有女。我們現在在電視劇裡面老是看到說那個女臣說:『臣妾做不到啊!』他們這樣來用『臣妾』這個概念,其實以前的臣妾他是指的家裡使役的人中地位低賤的兩種人:男稱為臣,女稱為妾。男臣是臣,男的比如管家,一些男性的傭人,他們稱為臣;而女的這些傭人稱為妾。這是男為人臣,女為妾。所以電視劇裡面她說把自己自稱為臣妾,這個肯定是不合適的,這些嬪妃呢只能自稱為妾或者妾身,她不可以自稱為臣妾,這個咱們點到為止。

然後我們說家裡有兩種:妻子是屬於親眷,所以是家裡面比較尊貴的人,也就是說和主人、當家是同一個血脈關係的,這些人呢是家裡面比較尊貴的人,而臣妾呢那血緣關係可能就疏遠一些,那他們呢一方面是男臣、一方面是女妾。那這裡面的妾呢不一定是現代人所說的小妾、納的妾。這些妾呢她們自稱為妾,也是處於自己的謙稱,我們也就是家裡面的女僕一樣,其實所謂的妾呢,臣妾是指家裡的奴婢,這些人都稱為妾。

這裡說「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那就是說對於這些家裡面的男僕女妾對於這些人他們都不敢輕視,都要敬重,不敢在行為上有失。那麼一個人對待下人他都非常恭敬,那得到下人的歡心,大家都很樂意去幫助他做事,那能真正的把這個地方當家來過。在古時候這種隸屬關係這些人都在家裡面、在這一家來生活,其實整個就是一個大家庭。不像咱們現在所說搞家政服務說在家裡面去服務,這個人他還有自己的家庭,還隨時可以回去,那時候呢,作為一個家臣,那他可能就是一直呢都隸屬這個家庭,他是真正的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但是如果說主人非常苛虐的話,這個人可能就要逃離這個家庭。哪怕是走不了,那麼他在這個家庭裡面他可能呢就做事不夠用心,甚至呢在裡面故意的壞事。所以說要想讓家裡面事業要發達,家裡的家務呢要打理的清晰、明白,必須要讓家臣心裏面歡心,這樣的話才能讓家庭裡面上下和睦,這樣家政呢才能夠打理好。所以說真正能夠把家裡上上下下所有的人讓大家都能夠安心,都能夠歡心,這樣子的話這個家裡面才算是真正的和諧家庭,這樣的家呢,他才能夠真正的平順,萬事才能夠和順。

那麼怎麼樣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孝經》裡面還講,還是要以孝治家。如何以孝治家呢?上奉:奉養自己的雙親,奉養家族裡面的尊長,這是以孝事親,然後呢,以悌事兄,因為孝和悌呢是連在一起的,只有盡到悌道,才能夠盡到孝道。我們所講的孝裡面呢,你看有孝順,什麼叫孝順呢?首先,順父母的情面,不當面違逆父母,給父母堵心;第二個能順父母的心意,哪一個父母的心裏面會希望自己的子女呢弟兄不和?然後妻子不和?家裡面亂成一團?沒有人希望這樣。

所以說守悌道,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順父母的心意,這個家庭裡面呢兄弟和睦,妻子恩愛,兒女孝順。這樣子的話,這個上面的人對自己的父母、祖父母都打心眼裡面高興,這是得人之歡心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想要把家治好,那要從奉養雙親開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恭敬自己的老人,那麼也能恭敬家裡的家臣、家妾的老人,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人不管是位子比較尊貴的、還是位子比較低賤的人都能夠受到大家的尊敬跟尊重。

我們中華呢一直有上齒這樣的一個傳統,什麼是「上齒」?牙齒的齒,所以上齒就是尊敬年齡長,不管這個人地位高下,只要說是年齡年長了,過了六十,那到了大家一切聚會的環節裡面去,那我們呢首先呢在宴請的過程中要讓這些人先坐,吃飯的時候呢讓這些人先用,先動筷子,這是上齒。

就像那個《論語》裡面所說的鄉黨十里:「杖者出,斯出矣。」就是拄拐杖的人,也就是這些年齡比較長的人,他們出去,其他人再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長幼有序,這種長幼有序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於年長者的孝敬,關心尊重,所以說在這個地方會受到大家的照顧,所以說這裡講「不敢失於臣妾」,那要是能夠一切恭敬,對於臣妾在於禮儀上頭也不會有什麼缺失,所以上下大家都能夠歡心,人人都得到尊重了。

所以你看講治國講到治天下,治天下「不敢遺小國之臣」,小國來的這些國臣我們呢不敢小瞧,要非常的尊重來敬重。「不敢侮於鰥寡」,對於國裡面低賤的人要敬重。這裡「不敢失於臣妾」,對於家裡面低賤的人非常的敬重,不能傲慢,不能忽視,能夠在禮數上面,對於這些卑微的人都不敢失禮。那這個意思呢,這個卑微的人我們都不敢失禮更何況尊貴的人呢?就是這些沒有位置的人我們都不敢忽視,更何況這些在家裡面比較尊貴的,家裡面的妻子、比較尊貴離自己比較親近的這些人。所以說這些卑賤的人得到尊重,那麼所有的人大家都能夠歡心。所有的人歡心,大家一團和氣,這個才是真正來奉養雙親的,讓雙親安心的,所以說:「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

所以我們在這裡所講的事親之道、事親之術,道在哪裡?道是敬,一切恭敬。那術呢?做出來的是什麼呢?是歡心。一個國治理的好不好,看百姓是不是歡心;一個家治理的好不好,是看人是不是歡心;天下治理的好不好,看各路諸侯、各個地方的人是不是歡心。所以說這種歡心,才是我們真正來奉養雙親、來表達孝心的。為什麼呢?這是最順乎雙親心愿的。一個天子能夠讓萬國歡心,大家的這一團和氣是來奉養雙親的,一個諸侯能夠讓自己所治下的百姓歡心,這裡的百姓和咱們現在所說的百姓稍微有那麼一點點差別,這個百姓裡面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家的概念一樣,讓萬家歡心。這些人都很歡心,那麼他們多會為國出力。國家要出兵的時候,他們要為國出兵、出車。

所以說這是治國,那治家呢?那就是說能夠讓所有的人上下一片和氣、一片歡心,這是用這個歡心來奉養雙親,這正如我們佛家講:歡喜供養。文殊菩薩有個偈:面上無嗔真供養。說是你往佛前供花,供的是什麼?供的是你的一張笑臉,那是一種花,是一片歡喜。所有我們在這裡所講的孝心,首先是一片歡喜心。

祝大家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在這裡為大家祝福!

感恩大家共同修學!謝謝大家!

主講老師

-END-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隨手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吧

宗伯禮樂書院院訓

勤:勤能補拙,積極做事態(度)高調做事

善:不忘初心,圓滿性德(根本)止於至善

謙:卑以自牧,虛心好學(正己)低調做人

敬:一切恭敬,禮節通達(化人)誠敬待人

和:六和相處,圓融通暢(氣象)團隊和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今天心情不好嗎?進來轉轉吧
Week 1 Day 4 逃不掉的「靠臉吃飯」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