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牛常見病防治技術(大全)養牛人,請收藏!

牛常見病防治技術(大全)養牛人,請收藏!

原標題:牛常見病防治技術(大全)養牛人,請收藏!


酮血症


酮血症又稱酮病。是由於碳水化合物和揮發性脂肪酸代謝障礙,酮體(乙醯乙酸、丙酮和β—羥丁酸)蓄積於血液和組織內所引起的疾病。多發生於缺乏運動的飼餵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高產舍飼奶牛。由於糖以及脂肪代謝障礙,使大量酮體蓄積於體內。同時血糖降低,血脂升高,遂導致一系列病徵。多發生在4~9歲間營養良好的高產奶牛,常於分娩1周後發病。主要癥狀是食慾減退、體況下降、產奶量減少。神經癥狀表現為先興奮後抑制。後期多見營養衰竭、消瘦,四肢癱瘓,卧地不起,有時呈半昏睡狀態。病牛呼出的氣體及乳、尿中均含有酮類氣味(似氯仿的芳香味)。若不及時救治,終因長期卧地不起而淘汰。


【治療】


1、必須儘快增加血糖水平。為達此目的,靜注25%~50%葡萄糖500~1000毫升,每日2次,連用2~3天。也可選丙酸鈉、丙二醇或甘油口服。

2、靜注3%~5%碳酸氫鈉注射液300~500毫升或11.2%乳酸鈉注射液250~500毫升,以緩解酸中毒。


【預防】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保證滿足各種生產狀態下的能量需要,合理搭配飼料,多喂富含醣類飼料及優質青(干)草和多汁飼料。牛群應有適當運動和日光照射。



前胃弛緩


前胃弛緩是由於前胃收縮力和興奮性降低,致使前胃內容物排出延遲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如飼料突然改變、飼料配合調製不當、飼料品質不良和飲水不潔所引起。病牛食慾、反芻及噯氣減少或停止,產奶量下降、精神沉鬱。瘤胃蠕動減弱,噯氣惡臭。直腸檢查或觸壓瘤胃,手感脹滿但不堅實。體溫、脈搏一般正常。少數急性病例在停食2~4天後可不治自愈,但大多數病例若不及時治療則會轉為慢性,病牛進行性消瘦,泌乳停止,體況惡化、衰竭、卧地不起而死亡。


【治療】


1、禁食1~2天,配合瘤胃按摩,促進瘤胃功能恢復。


2、藥物治療的目的是興奮瘤胃蠕動(瘤胃興奮葯),防止異常發酵(制酵葯),排除病原性內容物(瀉下劑),促進食慾及反芻恢復。


3、瘤胃灌洗法對該病具有重要作用。


瘤胃積食


瘤胃積食是奶牛的一種急性病,其特徵是消化不良,瘤胃中食團積滯、酵解。豆穀類精飼料所致的積食常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受害,發生脫水和酸中毒、運動失調、虛脫等。過量採食富於澱粉類及塊根類飼料後被瘤胃內某些革蘭氏陽性菌如牛鏈球菌分解產生大量有機酸,抑制甚至殺死了分解、利用纖維素的纖毛蟲及利用乳酸鹽的微生物,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原因。瘤胃中乳酸被吸收後導致機體酸中毒。乳酸對瘤胃粘膜的刺激可導致化學性瘤胃炎。急性病例在採食後12小時內發病。最初癥狀是精神興奮,因腹痛而用後腿踢腹。其後精神沉鬱,不願走動,呼吸急迫,常有呻吟,食慾完全停止,飲水減少。嚴重病例步態蹣跚,行走不穩,視力不清,不避阻礙。病程延至48小時以上時,病牛常卧地不起呈產後癱瘓姿勢,對各種反應遲鈍,呈昏睡狀態。多數有嚴重脫水及酸中毒癥狀。預後不良,若不予治療可在72小時內死亡。


【治療】可採用治療瘤胃弛緩的方法,禁食瀉下,灌洗排除瘤胃內容物配合使用瘤胃興奮葯。增高血液鹼儲,減少自體酸中毒。



生產癱瘓


生產癱瘓又叫乳熱症,是母牛分娩前後突然發生的嚴重代謝疾病。此病主要發生於產後三日內的高產奶牛,多發生在3~6胎。飼料中鈣、磷供應及腸道吸收和內分泌功能失調,加上胎兒生長及乳汁分泌消耗大量的鈣,使血鈣濃度急劇下降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其特徵是知覺喪失及四肢癱瘓。病初食慾減退或廢絕,反芻、瘤胃蠕動及排糞排尿停止。產奶量下降。精神沉鬱,表現輕度不安;也有在出現不安後即呈現驚慌、哞叫、狂暴,目光凝視等。初期癥狀出現數小時後患牛即癱瘓在地。不久出現意識抑制和知覺喪失。病牛躺卧姿勢特殊,即四肢屈於體下,頭向後彎於胸部一側或頭頸部呈「S」狀彎曲。體溫降低是此病又一特徵。對此病若不及時治療很少能夠恢復,大多在12~24小時內病情惡化,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


【治療】


1、儘快使血鈣恢復到正常水平。常用20%~25%硼酸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含4%硼酸)500毫升,靜脈注射(時間不應少於10分鐘)。或用10%葡萄糖酸鈣1000毫升,或5%氯化鈣500毫升,緩慢靜脈注射。


2、使用乳房送風器向乳房內打氣。使乳房內壓力增高,減少泌乳以減少體內鈣的消耗。


【預防】建議在產前2周開始飼餵低鈣高磷飼料以刺激甲狀旁腺的機能,促進甲狀旁腺的分泌,從而提高吸收和動用骨鈣的能力。飼餵維生素D,產後及時增加日糧中鈣、磷含量,可減少發病。


子宮炎


子宮炎是由於牛在分娩時或產後期護理不當(如助產不當),胎衣不下,子宮脫出以及配種時的感染,引起子宮粘膜發炎。膿性卡他性內膜炎是粘膜表層的炎症。子宮內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偽膜性子宮炎是由於粘膜深層也受到損害,子宮內有纖維素性滲出物,嚴重時可使子宮肌層壞死。病牛全身癥狀明顯,體溫升高,食慾減少,精神沉鬱。慢性化膿性子宮炎都是由急性轉變而來,臨床上一般無外觀癥狀,但患牛發情不規則,有的雖有發情和排卵,但屢配不孕。即使受孕,常在懷孕早期流產。對牛群繁殖影響很大。


【治療】制止感染擴散,清除子宮腔內的膿性分泌物,提高子宮緊張度及子宮的自凈能力。先用藥液沖洗,然後按摩(通過直腸),盡量排凈宮腔內沖洗液,再注入抗菌劑及子宮收縮葯。


【預防】該病在於搞好環境衛生,及時而合理治療原發性疾病。



腐蹄病


腐蹄病是奶牛常發的蹄病。飼養管理不當,牛運動不足,是其誘因。主要由於牛床及運動場鋪設不平,蹄底過度磨損,異物刺傷而被壞死桿菌和化膿菌感染,加之蹄部經常浸泡於糞尿污水之中,促使該病發生。患蹄腫大發熱,趾間皮膚充血腫脹,創口感染潰爛,並有惡臭的炎症分泌物排出,繼而蔓延至蹄冠、蹄後部,亦可侵害腱、韌帶、關節,形成化膿性炎症。有時蹄底潰爛,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其中充滿污灰色或黑褐色壞死組織及惡臭的膿液。病多發於兩後蹄。若僅一蹄患病,牛常將患蹄提起,以健蹄跳躍行走,影響採食,奶量下降。若兩後蹄患病,牛則喜卧而不願行動,不願站立,自然更加影響運動採食、產奶和繁殖,往往被迫淘汰。


【治療】遇有跛行及蹄部異常時即檢查蹄部,尤其要洗凈檢查蹄底蹄叉,輕度腐蹄病僅限於淺層時,用3%~5%高錳酸鉀羊毛脂軟膏塗敷;蹄部腫脹、跛行明顯時,應用1%高錳酸鉀液溫腳浴療法;若蹄底已爛出空洞並有膿液及壞死組織時,可用消毒液洗凈蹄部,用剪刀或銳匙將壞死組織徹底清除再用5%濃碘酊消毒,撒上抗菌葯,外用福爾馬林松餾油棉塞塞上,包紮上綁帶。後再用防水塑料布包住蹄部,2~3天換藥一次。


【預防】加強飼養管理,注意廄舍和運動場的清潔、衛生和乾燥。


焦蟲病


牛焦蟲病是由雙芽巴貝斯蟲的寄生而引起的血液原蟲病,蟲體寄生於牛的紅細胞內。其形狀有環形、橢圓形、梨形和變形蟲形等。梨形蟲體長度大於紅細胞半徑,兩個蟲體常將其尖端成銳角相連。潛伏期為8~15天,有時更長些。首先表現為體溫升至40~41.5℃,呈稽留熱,可持續一周或更長。病牛精神沉鬱,食慾下降,反芻停止。貧血明顯,可有75%紅細胞被破壞,通常有血紅蛋白尿出現。在病初,紅細胞染蟲率一般為10%~15%,輕微病例則只有2%~3%,有的很難找到。急性病例可在4~8天內,不加治療時,死亡率可達50%~90%。凡有從外地引進牛的牛場均應密切關注此病,一旦出現體溫升高並能在血片中查出蟲體即按此病治療。即使查不出蟲體也按此病治療,有百利而無一害。


【治療】對此病已有特效治療葯如貝尼爾、拜爾205、黃色素等,只要及時、正確應用,均可取得滿意效果。



結核病與布魯氏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病原菌在肺部組織中寄生形成結節,隨後變為乾酪樣壞死,形成空洞。患者漸進性消瘦、衰弱,除肺部外,還有乳房結核、淋巴結核、腸結核等。結核桿菌按其致病性可分為人型、牛型和禽型,但各型之間可相互感染。人可通過空氣及食用被污染的牛奶或其它食物而被感染。布魯氏菌病是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奶牛對布魯氏菌最為易感,患病的臨床特徵是流產或早產,故又叫傳染性流產,並常引起子宮炎;公牛感染後發生睾丸炎,造成無精子症而影響生殖能力。人感染布魯氏菌後出現弛張熱,身體睏倦、乏力,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病情非常頑固,很難治癒。


因為奶牛是結核病和布魯氏病的最易感動物,而且很容易通過奶牛傳給人,所以在奶牛中加強結核病和布魯氏病(俗稱「兩病」)的防制在公共衛生上具有重要意義。


【預防】


1、接受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的管理,定期完成對「兩病」的檢疫監測。

2、在當地動物防疫部門監督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結核病(用結核菌素試驗——皮內注射及點眼)和布魯氏病(采血送檢——試管凝集法)檢驗,檢出陽性牛應立即淘汰。


3、引進奶牛必須了解產地疫情,堅決不從「兩病」疫區場引進奶牛。對非疫區也要當地動物防疫部門近一個月內的檢疫證明。運回後,仍應隔離至少3個月,並經再次檢疫證明為陰性者方可轉入大群飼養。


4、對場內工作人員,每年定期進行1~2次健康檢查,發現有兩病患者應即時調出並給予治療。同時對牛群進行全面檢查。


5、保持牛場內環境衛生並定期進行消毒。



支氣管、肺炎


患牛早晚咳嗽明顯,流清涕,呼吸困難,體溫升高達40℃。


【防治】加強防寒保暖,精心飼養管理。藥用青黴素300~600萬單位,鏈毒素150~200萬單位,安基比林20~30毫升肌注;紫蘇、荊芥、前胡、防風、桔梗、黃柏、麻黃、生薑各30克,党參、黃芪各40克,甘草20克,水煎取汁內服,連用2~3劑。



低溫症

因受寒潮侵襲所致。患牛神差食減,起卧困難,耳、鼻甚至全身冰涼,體溫36℃以下,常衰竭而死。


【防治】供給優質、易消化的飼料,加強防寒保暖,同時靜脈注射5‰~20‰的葡萄糖液1500~2000毫升,肌肉注射10%樟腦磺酸10~20毫升,並配合中藥熟附子60克,乾薑、炙甘草各40克,研末,開水沖稍溫一次內服,連用2~3天。



百葉干


患牛精神萎靡,鼻鏡乾燥龜裂,糞便如粟,腹痛,反芻停止。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搭配喂青料,供足飲水,加強運動。藥用硫酸鈉500克,對水500毫升,一次內服;或用白糖、蜂蜜250克,對水500毫升,一次內服,同時向瓣胃內注入30%硫酸鈉溶液400毫升。



風濕症


患牛後軀板直,起卧困難,食減。治療可用熱敷法:取黑豆15公斤,醋0.5公斤,面袋1條;將豆炒熱加醋拌勻,趁熱裝入面袋平搭於患牛腰上熱敷1小時,日敷2次,連敷3天。同時內服茴香散,效果更好。


前胃弛緩


患牛食慾時好時壞,反芻減弱或停止。治療時給病牛靜注10%氯化鈉300~500毫升,維生素B130~50毫升,10%安鈉咖10~20毫升,每天1次;同時取党參、白朮、陳皮、茯苓、木香各30克,麥芽、山楂、神曲各60克,檳椰20克,煎水內服。



急性瘤胃膨氣


因採食過多白菜葉、番苕藤而急劇發酵產氣所致。患牛肷部膨大,叩診如鼓音。


【治療】用大蒜頭10個搗爛,加醋500毫升,內服;香油250~500毫升,煙絲50克,大蒜7個搗爛混合內服;0.4%石灰水2000毫升一次內服。



牛流感


患牛發燒、咳嗽、流涕、流淚、鼻鏡乾燥、四肢不穩、跛行。治療用百爾定20~40毫升,青黴素200~400萬單位肌注;柴胡、黃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菊花、生地、蘇根、玄參各40克,雙花、連翹、丹皮、甘草各30克,水煎服。


乳房炎


乳房炎是奶牛多發病。20%~60%的經產奶牛都發生過乳房炎。乳房發炎後,泌乳減少,乳汁變質。炎症最終可破壞乳腺組織,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喪失泌乳功能。乳房外傷、擠奶方法不當、擠奶不凈或擠奶延遲等,加上環境不潔,不注意乳房衛生,給微生物感染提供機會,都可促使該病的發生。80%~90%的病例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鏈球菌感染所引起。飼餵高蛋白的牛群易發。隨炎症性質可分為漿液性炎、卡他性炎和纖維素性炎,乳房紅腫熱痛,泌乳減少,還可能出現全身癥狀。延誤治療則轉為慢性化膿性炎。多數會造成乳房硬結、萎縮,一區或多區失去泌乳功能,有的可因乳池炎引起乳池狹窄或閉鎖,個別還會繼髮乳房壞疽或患牛死亡。


【治療】


1、初期處在紅腫熱痛階段可施行冷敷。後期可施行2~3次熱敷。


2、乳房內沖洗對各類乳房炎的治療均可產生良好的效果。沖洗前應先消毒乳頭並將乳房內積乳盡量擠乾淨,每個乳頭先用1%~2%小蘇打水沖洗後再注入抗菌葯。


3、對化膿性乳房炎,膿腫位於皮下淺層的應儘早切開排膿,若在深層則用注射器抽出膿汁,然後注入抗菌葯。

【預防】保持圈舍及乳房衛生,正確擠乳,加強飼養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畜牧獸醫學習網 的精彩文章:

TAG:畜牧獸醫學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