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位站著上課直到93歲的教授走了,曾創造多個「第一」

那位站著上課直到93歲的教授走了,曾創造多個「第一」

來源:文匯教育

張斌先生在耄耋之年下班回家的路上

他是上海師範大學第一批教師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批漢語專業博導,但是他一直在教學一線為本科生上基礎課和選修課;他站著上課直到93歲高齡為研究生上最後一課都是如此,因為他說,站著講課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教師職業的尊重;1986年他和胡裕樹、呂叔湘、朱德熙等先生被評為中國現代漢語專業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現在胡先生、呂先生早已千古。而他也於昨天,以97歲高齡辭別人間了。他是上海師範大學的現代漢語泰斗張斌教授。

他的學生,上海師範大學陳昌來教授回憶說,「2001年我博士後合格出站,先生力主我留在上海師範大學工作。自1999年至今,我在上海師範大學也已經19年了,這期間聽說到先生的諸多故事。這些故事我們也常常拿來教育我們的學生。」

張斌先生曾經說過,他上一輩子課,從來沒有遲到過一節課,不僅從部遲到,而且每節課都會早到教室10分鐘以上,他說,早到一會兒可以把教室環境看看,把黑板擦乾淨,把講義或教案、粉筆等準備好,從從容容篤篤定定地站在教室門口等待學生們的到來,學生們一聲「老師好」是他聽到的最動聽的聲音。60多年來上課從沒遲到過,且從來早到,這大概也能算「第一」人吧。

張斌也是上海師範大學語言學類第一個碩士學位點、第一個博士學位點及第一個博士後流動站的創建者,培養出上海師範大學第一個博士和博士後,也為韓國培養出第一個現代漢語語法學的博士,為海內外培養出許許多多優秀學子。

他是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長,也是我國第一部描寫語法《現代漢語描寫語法》的主編,第一個語言類獎學金「張斌獎學金」的設立者,是上海師範大學第一位上海市學術貢獻獎獲得者,第一位上海市語文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張斌生前常自稱自己為「90後」,他把自己的90載生涯分成三個階段:前30年在兵荒馬亂中艱難求生;中間30年國家得到解放,但是運動不斷,所以憂喜交加;1980年代以來的後30年生活愉快,終於能夠靜下心來做一些語文工作。

他的學生說:「原本我們都想過,不久的將來,也許先生要稱自己是『00』後了!」

張斌先生跟博士生分享勵志詩

90歲時,張斌先生以《九十感懷》為題寫下一首七言律詩《九十感懷》:

顛撲生涯九十秋,

依稀往事億從頭。

常驚敵寇來空襲,

每數工薪便發愁。

收拾金甌今勝昔,

折騰歲月喜還憂。

陰霾掃盡千帆過,

萬里鵬程慶自由。

張斌先生自20世紀50年代初,就在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上嶄露頭角,成為語法研究新秀。60多年來,先生在現代漢語詞類的劃分、「廣義形態」觀的闡釋、三個平面理論的創立、析句方法的創新、語言節律問題的創見、語氣與口氣的劃分、基礎和標準的區分、語句的劃分和理解等問題上時有新論,引領研究風氣,為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做出重大貢獻,尤以120多萬字的第一部《現代漢語描寫語法》確立了張斌先生在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上的崇高學術地位。張斌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最高榮譽獎——學術貢獻獎,名至實歸!

1920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的張斌從中學時代開始就喜愛文學,特別愛讀《史記》、《孟子》,莎士比亞和易卜生的劇本,夏目漱石和魯迅的小說,還寫過散文,主編過小型文學雜誌。可以說,對於文學的愛好,冥冥中奠定了他此後一生學術研究的興趣基礎。1943年,他從湖南國立師範學院教育專業畢業後,成為了一名中學語文老師。1946年,他來到上海《觀察周刊》工作,並開始發表一些語法方面的短文。

「教師和編輯的工作對我提出一種要求,就是對於文字方面的準確。例如給學生批改作文,我將『二』改為『兩』,為什麼這麼改?我要說明理由。做編輯的時候,看稿子要改動,有時候覺得某些地方不大合適,也不知道要不要改。」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張斌找來語法著作自己學習鑽研。最先讀到的是呂叔湘先生的《中國文法要略》,覺得大開眼界。由此,他竟然走上了漢語語法研究的道路。

作為一名語言學家,張斌先生在語言學的各個分支領域都有著極深的造詣,特別是在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方面,他是海內外屈指可數的有重大影響的學者之一。

很多語言學界的研究者都曾經看過林裕文的文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林裕文其實是三個人。林是華東師範大學的林祥楣教授,裕是復旦大學的胡裕樹,文則是張斌的筆名文煉。張斌和胡裕樹是至交。他們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長期合作,有大量成果問世,在詞類問題等方面的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之間長達50年的密切合作在語言學界傳為美談。

上世紀50年代,他就憑藉一篇《談詞的分類》(與胡裕樹先生合作)在學術界嶄露頭角。他曾經回憶, 1952年,上海開辦了「華東區抽調部隊機關幹部升入高等學校補習班」,學員有高中程度,因為革命耽誤了學業,需要通過補習為上大學做準備。在這個培訓班上,他和胡裕樹先生一起教語法課,「(語法)一開始不是很熱,後來熱起來了,我們就自己編寫講義」。

當時兩位年輕人還有幸得到陳望道先生的提攜,常常應邀去陳望道先生家中談話,「陳先生那時候對語法問題有一套見解,想找人聽聽,我和胡裕樹就去了,很受啟發」。除了陳望道先生,張斌、胡裕樹和方光燾先生、呂叔湘先生也有著密切的學術聯繫,從理論到實踐都受到他們的影響。

胡裕樹先生去世後,張斌先生曾撰寫追憶文章稱,他們二人不僅是志同道合的「執友」,也是感情深篤的「摯友」。兩人性格互補,志趣相投。

張斌先生和著名語言學家胡裕樹先生在一起

張斌先生和著名語言學家朱德熙在一起

胡裕樹先生認為自己習性偏於寒涼,宜補以溫熱,故取胡椒、附子兩味溫熱之葯以成「胡附」,作為自己的筆名。而張斌先生的性格恰好是偏溫熱的,「中國醫學常常講以溫熱補寒涼,以寒涼補溫熱,這種互補,大概是我和他長期合作的基礎吧」。除此之外,兩人的寫作習慣也很不一樣。

胡裕樹先生習慣深思熟慮後再動筆。張斌先生卻喜歡一有靈感馬上寫,然後慢慢修改完善。兩人時常為學術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不過我們有個默契,得不出共同結論決不寫成文章,寫成了文章也不急於發表,因為雙方都可以翻案」。休戰時,兩人會去公園走走,或者小飲一盅,有時也會找來共同的朋友、華東師範大學的林祥楣教授加入討論,他們三人也以林裕文為筆名共同發表了不少文章。

張斌先生培養學生,素來以「嚴」而聞名。他要求學生在撰寫論文時,要向國內外語言學尖端課題衝擊。林玉山先生是張斌先生的第一屆碩士生,在寫論文過程中,他搜集了300萬字的資料。

張斌先生對這些材料一一過目,並指導其進行選擇剪裁。林玉山先生最後寫成的《漢語語法學史》,是中國第一部材料比較齊全、評論比較公允的語法學史專著,出版後得到了語法學界的一致好評。

張斌先生還以博大的胸懷鼓勵學生博採眾長,他常對學生說:「你們不要只向我一個人學,只學我,最多不過是我的水平,而向更多的人學習,就能超過我。」

退休後,張斌仍一直堅持為博士生講授現代漢語語法課,每兩周授課1次。而且,每次上課前他都會更新自己的授課內容,重新書寫講義。

直到2012年8月,張斌先生辛勤耕耘講台已一個甲子有餘,他感到自己將來可能沒有更新更好的東西來跟學生討論了,於是提出學年結束後不再給博士生上課。2013年6月21日上午九時,已經93歲高齡的張斌先生像往常一樣,提前半個小時來到了對外漢語學院辦公室。這是張斌先生的最後一節課,此後,他也一直與學生通過講座方式交流,因為他說,自己很願意跟年輕人交流,因為年輕人對新鮮事物接受比較快,「一代總比一代強,總希望學生超過自己,這是做老師的希望」。

張斌先生為研究生頒授學位

張斌先生簡介:

1920年1月21日生,湖南長沙人,筆名文煉。

1943年畢業於國立師範學院。長期任教於上海師範大學,曾任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語言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等職,為上海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博士後聯繫導師,併兼任上海市語文學會顧問、上海市語委顧問、全國高等師範學校現代漢語教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語文》編委、《修辭學習》雜誌顧問等。張斌是國內外著名的語法學家,從事現代漢語語法研究60多年,成果豐碩。20世紀 50年代,以參加詞類問題討論而聞名。張斌先生(筆名文煉)曾和胡裕樹(筆名胡附)長期合作,在《中國語文》等雜誌上發表了大量論文,出版了《現代漢語語法探索》、《漢語語法研究》、《中學語法教學》、《處所、時間和方位》等著作,在詞類問題、語法分析方法、三個平面理論等方面為漢語語法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以後,張斌先生在《中國語文》等雜誌上發表一系列論文,主要探討語法結構的功能解釋,開拓了結合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理解來研究漢語語法的新領域,並出版了《漢語語法學》、《漢語語法修辭常識》、《現代漢語虛詞詞典》、《歧義問題》、《語句的表達和理解》、《現代漢語虛詞研究》叢書(主編)、《現代漢語描寫語法》等著作。 張斌先生不僅是語法研究大師,而且具有豐富的現代漢語教學經驗與現代漢語教材的編寫經驗,是全國文科統編教材《現代漢語》(胡裕樹主編)主要編寫者和修訂人,主編了全國廣播電視大學教材《現代漢語》和全國自學考試教材《現代漢語》,主編了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九五」重點建設教材《語法分析與語法教學》叢書,又主編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新編現代漢語》。獲得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貢獻獎等獎勵。

文:姜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教育 的精彩文章:

蘭迪少兒英語:該不該減負,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新世相探索知識付費新模式,精品課銷量近十萬

TAG:騰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