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名人:唐太宗李世民早年經歷、晉陽起兵、帝范教子……

歷史名人:唐太宗李世民早年經歷、晉陽起兵、帝范教子……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早年經歷:李世民李世民於公元598年(隋文帝開皇十七年)農曆十二月戊午日(一說公元599年,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別館,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采「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公元613年(隋煬帝大業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長孫氏為妻 。公元615年(大業十一年),李世民參加雲定興的軍隊,去雁門關營救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公元616年(大業十二年),父親李淵出任晉陽留守,李世民跟隨到太原並隨父多次出征,平服發生在今山西省內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人的入侵。

晉陽起兵:李世民公元617年(義寧元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是為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公元617年(義寧元年)農曆十二月,李世民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率兵十萬進攻隋朝的東都洛陽,不克而還,設三路伏兵於三王陵,擊敗隋將段達 。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農曆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為唐,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

帝范教子: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謀反之罪被廢,唐太宗遂將其第九子晉王李治立為太子,並對太子嚴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書以教戒太子李治,總結了他的施政經驗,同時自評一生功過。公元648年(貞觀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將他撰寫的《帝范》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並對其告誡說:「你應當以古代的聖哲賢王為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因為如果取法於上,只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於中,就只能僅得其下了。我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游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

因病去世: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生病(一說是服用天竺長生藥導致暴疾 ),醫治最終無效,命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太宗駕崩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初謚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謚文武聖皇帝,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寶八年)加謚文武大聖皇帝,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加謚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貞觀初年,李世民詔令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圖集,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集。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秘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選五品以上工書者為書手,又在弘文館設立檢校館藏的官員,將繕寫、整理、校勘圖書,藏於內庫,以宮人掌管。官府藏書機構除「弘文館」外,另有「史館」、「司經局」、「秘書省」和「崇文館」等,其藏書質量和數量遠遠超過前代,史稱「群書大備」。晚年因連年用兵,營造宮殿,雜稅日益苛重。

歷史名人:唐太宗李世民早年經歷、晉陽起兵、帝范教子......你了解他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晉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時期西周的事迹
僅僅一次會面,他就成為蔣介石一生之中最不想見第二次面的男人!

TAG:小晉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