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單憑一雙眼,我就願意為這部好片刷100遍

單憑一雙眼,我就願意為這部好片刷100遍

在剛過去的2018法國凱撒電影獎上,《天上再見》成為大贏家。

一舉拿下「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服裝」、「最佳布景」五項大獎。

魚叔迫不及待地來為大家推薦這部影片——

《天上再見》

Au revoir là-haut

《天上再見》最初引發關注,是因為它的原著小說是在太牛逼了。

法語文學大師、推理小說大家皮耶爾·勒邁特的《天上再見》,獲得了2013年的龔古爾文學獎

了解法語文學的魚友應該知道,這是法語文學最權威的至高榮譽

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波伏娃的《名士風流》、夏莫瓦佐的《德士古》、杜拉斯的《情人》……都是龔古爾獲獎作品。

順便提一句,龔古爾文學家如此重量級的大獎,獎金只有象徵性的10歐元

(《天上再見》作者本尊展示他的10歐元支票)

這樣一部重量級作品的影視化,自然備受期待。

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更是超過預期。

這得感謝本片的導演兼編劇兼主演——阿爾貝·杜邦泰爾

身兼數職,依然超常發揮。

而本片的男主,是已經憑藉《每分鐘120擊》刷過屏的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

他在片中扮演一位戰爭中毀容的退役老兵,長期帶著面具。

這就要求他的表演很多時候只能通過肢體語言眼神來傳達。

納老師自帶浪漫氣息的眼神和驚艷的表演,絕對讓人過目不忘!

哪怕是帶著面具的樣子,魚叔也想為他刷屏100次

故事發生在一戰的最後時刻,停戰的消息已經傳遍軍隊。

無論是德國士兵還是法國士兵,都已經無心打仗,誰也不想做戰爭最後的亡靈

不過,這只是和子彈爭運氣的士兵的想法。

軍官可不這麼想,特別是對戰爭狂熱的軍官。

戰爭的終止,就像是考試結束的鈴聲,能在交卷前多做幾道題,就能多掙個幾分。這些成績,都是戰後要價的資本。

我們的主人公之一,就是這樣一位軍官,他的眼中只有利益,沒有道德

停戰,是他最不願意聽見的消息。

於是,他想在戰爭結束前,再給自己的軍銜上加點光彩。

大白天,他派出了一老一少兩個士兵,去前線勘察。

然而偷偷從背後擊中了他們,讓法國士兵誤以為是德軍的反擊。

在大家都默認停火的時候,德軍居然開槍殺人,而且還是對著一老一少根本沒什麼反擊能力的士兵,這無疑點燃了法國士兵的怒火

軍官的陰謀得逞了,用人命換軍銜,戰後還升成了上尉。

不過,他的詭計不是沒有被識破。

看起來十分老實本分的老兵艾伯特,在衝鋒時被絆倒,剛好看到了引發戰爭的一老一少兩個無辜偵察兵的傷口——是從背後射擊的。

這一幕也被軍官看見,一顆手榴彈炸爛了兩具屍體,銷毀了唯一的證據;

並把艾伯特撞進深深的彈坑,將另一顆手榴彈對準了唯一的證人,準備殺人滅口

但還沒等他動手,一顆炮彈飛來,幫了他的忙,泥沙飛濺,艾伯特被活埋在彈坑裡。

艾伯特被埋在泥沙中,無法呼吸,和他一起被埋的,還有一顆死掉的散發著腐臭的馬頭。

誰曾想,就這樣一個醜陋、恐怖、惡臭的馬頭,竟然給了他最後一口生氣。

他從馬頭的嘴裡呼吸了,地下最後一口氣。

慶幸是,這被活埋的驚魂一刻,被戰友愛德華看見,一陣刨土,總算是把人救了上來。

但為了救艾伯特,愛德華不幸被飛彈炸飛。

這一顆炸彈,雖然沒要愛德華的命,但他的整個下巴被全部炸掉,只剩下上牙裸露在外面,和一個巨大的能一眼看見喉嚨的紅色大洞。

極其恐怖。

這樣的面容對他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臉時,就驚恐而痛苦地昏了過去。

所以接下來的戲份里,納老師飾演的愛德華也就一直帶著面罩。

這一場本不該發生的無謂戰役,徹底改變了軍官、艾伯特、愛德華三個人的命運。

軍官借著軍功章和戰爭英雄的名義,從此平步青雲。

戰時他視人命如草芥,戰後依然踩著廢墟發著國難財

他各方賄賂,得到了修建公共墓地的項目,集中埋葬「國家的英雄」。

這件「高尚」的事情,在軍官眼中卻沒那麼嚴肅。

為了省錢,他請了廉價的中國勞工。

他明知道中國勞工不識法語,但沒關係,戰士的遺體,不需要一一對應,只要一個蘿蔔一個坑就行。

人死都死了,又不可能挖出來看,是個意思就行。

為了省錢,他定做的棺木最長只有1.5米,只要能把人塞進去就行,哪怕是打斷烈士們的骨頭

為了多掙錢,他甚至不在乎遺體中,混入了德軍的屍體。

戰場上嘛,都是混成一團的,再說多一具屍體,就多賺一份錢。

軍官的唯利主義,也的確讓他成了新興的百萬富翁。

而另一邊,戰前是銀行會計的艾伯特,已經無法回銀行工作了,經濟不景氣,他只能住在狹小的閣樓,每天打零工。

他的未婚妻,也早就離他而去。

他除了養活自己,還得養活為了救自己,臉都炸沒了的愛德華

其實愛德華出生優渥,是個畫家

他的天賦和他的叛逆一樣出眾,這讓他和屬於「上流人士」的父親水火不容。

愛德華自受傷之後就完全崩潰了,他拒絕回家,和一位已死的士兵換了身份後,終日躺在小閣樓里。

於是,在記錄里,士兵愛德華已經死了。

而還在呼吸的名叫愛德華軀殼,從此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等死

只有一件事,激起了愛德華的激情——

戰後各個地區都在準備興修「戰爭紀念碑」,這幾乎就是對藝術才華驚人的愛德華的邀請。

不過,這些所謂光鮮亮麗的紀念碑,不過是給活人的禮物

真正的英雄已經死了,商人們急不可耐地想在他們的棺材上數鈔票。

而戰爭歸來的老兵們,無人問津,救濟金遲遲領不到,拖著戰爭永遠的傷痕,過著入不敷出的潦倒生活。

整個國家上上下下,沉浸在紀念死亡士兵的狂熱中,和對倖存者的態度完全不成比例。

這場戰爭創造了一個瘋狂而扭曲的世界。

而愛德華,要用自己的方式,向這場虛無的盛大光景開戰

他製造了一個「紀念碑騙局「。

他設計了幾款紀念碑,作成圖冊,以一個並不存在的身份,開始宣傳。

他的畫工精湛,而他的設計恰恰滿足了紀念碑所需要的「虛假而華麗」的一貫特色。因此訂單不斷。

他要做的,就是只賣,不真的製作。拿到預付款,就走人。

不過,他的走人,和艾伯特理解的走人不一樣。

艾伯特想的是,逃往去殖民地,做農場主;而愛德華的走人,更徹底一些。

片中還有關於家庭的線索,魚叔就不劇透了。

反戰,是《天上再見》的核心。它拿著鐵榔頭將戰爭所有看似可歌可泣的豐碑都砸碎。

那些紀念物「不是用來表達獨特的感受,而是為了表達一種共同的情感,為了滿足公眾情感需要和迫切希望的英雄主義」。

而在愛德華自己的畫冊上,記錄的又是另一種景象。

他畫下了許多士兵在戰爭中的樣子,他們看起來都很普通。

那一張張疲憊沮喪又髒兮兮的臉,看不清楚年紀。

閑下來的時候,他們會打打牌,給家裡寫信,互相開玩笑……

這些畫里「沒有一個死了的人,也沒有受傷的人,更沒有屍體,有的只是或者的人。這似乎更可怕,因為所有這些畫面都在向看畫的人訴說著,些士兵馬上就要死了」。

就像原作者對戰爭的評價:雖然戰爭結束,雙方言歸於好,但那不過是以其中一方的死亡作為代價,像這樣換來的和平沒有任何意義。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戰爭就是一場俄羅斯轉盤,向著心中「正義」,命全交給運氣。

荒唐嗎?

愛德華,這個沒有臉的男人,對著戰爭做了一個大大的嘲笑

他嘲諷了戰爭真正虛無荒誕又猙獰的面目。

所謂的紀念碑不過是活人幻想戰爭的一場騙局,他戳破世人的幻想又有什麼過錯呢。

戰爭,就像他華麗的面具下,那一張不完整的臉。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BBC又發大招,動物變成攝影師,偷窺鮮為人知的世界
總算等到一部高級的燒腦劇,爽!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