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個理由。普京穩坐總統之位

三個理由。普京穩坐總統之位

普京能在權力巔峰屹立不倒的三個深層原因。

「蘇聯心態」仍根深蒂固

「普京讓俄羅斯人重新找回了因為蘇聯解體而一度丟失的優越感。」曾先後在蘇聯、俄羅斯和美國工作過的資深電視記者波茲納(Vladimir Pozner)表示,「他們一直覺得俄羅斯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他們有一種大國使命感。這和美國人的使命感是類似的。」

在俄羅斯,有75%的人都出生和成長於蘇聯時期,雖然現在已經離蘇聯解體過去了26年,但是許多俄羅斯人仍同冷戰時期一樣,覺得本國正處於西方的威脅之下。普京所塑造的形象恰好滿足這些人的需求:能夠和美國及北約對抗,保證俄羅斯的利益和話語權。波茲納舉例稱,普京於3月1日提出的新武器戰略就主要是向俄羅斯本國民眾展示的,比起威懾國際,他更想要向國民傳達「國家已經強大、獨立、能自我防衛」的概念。

26年的時間還不足以改變整個國家的心態,普京的受歡迎也同樣是這種固有心態的產物。

期望越低,希望越大

俄羅斯每個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約為1.6萬美元,這意味著他們要比自己的前盟友愛沙尼亞人和波蘭人更貧窮。但許多人並非將自己的情況和世界其他地區作比較,而是和曾經的蘇聯時期作比較——如今俄羅斯民眾的生活,當然比20年前好上太多了。

俄羅斯的中產階級僅為少數,遠不及世界其他國家。

波茲納稱,過去的俄羅斯人幾乎無法從商店買到什麼東西,在廚房討論政治話題時還要調高收音機音量來做掩護,「現在俄羅斯也許沒有美國和英國那樣自由,但和過去比較就大不相同了」。因此對於俄羅斯民眾而言,他們認為生活的確在改善,普京政府的經濟政策的確有效,也就值得他們繼續支持。

此外,大多數俄羅斯人都覺得當前所面臨的經濟問題並非是普京本人造成的,根據民調,大家反而是因為普京對於那些辦事不力的政客們「太過溫和」而不滿,只是少數人將「未能更多地關心普通民眾、未能提升國民財富值」的錯誤歸咎於普京。

總是令人滿意的投票結果

2012年普京獲得64%的選票,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泰晤士報》評論稱,就算普京公平地參選,他也肯定能拿下總統職位,但普京需要一個「明顯的勝利」。如果支持率不足50%,這會讓普京感到恥辱。

2018年3月18日總統普京以76.56%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其他候選人,實際上已贏得選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瞳的野望 的精彩文章:

七大生物技術改造人類的未來!升級或不升級是一個問題
「溫水煮青蛙」「鴕鳥心態」不要侮辱青蛙跟鴕鳥的智商!

TAG:黑瞳的野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