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推手是對於拳架沾粘連隨的檢驗,拳架是對於推手沾粘連隨的複習!

推手是對於拳架沾粘連隨的檢驗,拳架是對於推手沾粘連隨的複習!

推手是對於拳架沾粘連隨的檢驗。這「檢驗」應該是包括試驗、校正、體驗與實習這些意思。

太極拳的根本就是「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的「沾粘連隨」。這種技能當然不是一個人自己的動作能夠發生的。而且太極拳套路的動作要能夠發生這樣的效果,對於一般的人而言難度是很高的。從外形而言,太極拳的所有動作實在談不上有什麼高難度,這正是體現了可貴的「自然」,太極拳實在是屬於簡單的;然而,要使得這樣簡單的動作具有「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的武術效果,也就是具有「沾粘連隨」的效果,沒有得到太極拳的正確傳授指導、沒有真正太極拳學練經歷的人,動作無論模仿得如何與太極拳宗師惟妙惟肖的逼真與純熟,這樣的效果也是實現不了的,動作也就必然是動輒皆錯的,那麼,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也就都是屬於高難度動作了。因此,「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屬於不是高難度的高難度動作。」這句話實在是太對了。

根據太極拳古拳譜,太極拳套路中的所有動作主要是根據實戰中的「沾粘連隨」設計的,也就是每一個拳式都是體現著「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的;如果有了一定的太極拳基礎去試驗也能夠發現太極拳的每一個拳式確實都具有這樣的實戰效果。而「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都體現著「捨己從人」、「隨人而動」,敵人的攻擊目標是不確定的,因此,太極拳這許多「隨人而動」的動作都是可以有很大變化範圍的,練拳是不應該死板僵化而將拳架分別為什麼這是「楊澄甫的」、「李雅軒的」、「陳微明的」、「傅鍾文的」,不同的派系各自人為規定出動作的標準、規範。正如《楊氏老譜》所說的「萬不得有一定之架子」。而同時,同樣由於「隨人而動」、「捨己從人」,這許多的動作又都是有十分嚴密限制的,是不能自說自話地自己決定運動軌跡的。動作往往高了、低了、左了、右了一點點就無法實現「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了,就是錯誤的了。那麼,究竟怎麼樣才是正確的呢?這就要將動作用推手來加以試驗,然後校正。還沒有經過試驗、校正的動作肯定是不正確的。太極拳套路的動作經過試驗、校正,動作的「高難度」究竟是什麼也就清楚了,然後如果能夠改正,「高難度」也就能夠克服了,動作也就能夠成為「不是高難度」了。用哲學語言說,就是能夠「從必然王國進入到了自由王國」。用王宗岳的話說,就是能夠「從心所欲」了。這時候動作無論高了、低了、左了、右了就都會是屬於《楊氏老譜》所說的「得其環中超乎象外」,都是正確的了。由此可見,推手的一個重要功效是對拳架表現實戰之「沾粘連隨」的試驗、校正。比如,摟膝拗步、倒攆猴等很多拳式都有往回往後捋的動作,這些動作應該都有「引進落空」的效果,通過推手就可以知道這些動作要有這樣的實戰效果,手的運動就必須有一段被動的沿著胸正中線移動的軌跡,不然的話動作就是錯誤的。這樣,通過推手試驗,這樣回捋的動作也就得到校正了。

怎樣用推手將太極拳每一個都屬於「高難度」的動作變為「不是高難度」的呢?那就是通過推手「校正」之後還必須「體驗」。能夠這樣體驗見到實際效果了,也就才能真正知道實戰中的「放鬆」、「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在拳架練習中應該是怎樣的、原來有這麼大的好處、應該怎樣做到了;也才能知道原來動作是可以有這麼大範圍的變化,又有這麼一絲不能苟的嚴格限制;而這麼大範圍的變化與這麼一絲不能苟的嚴格限制其實又都是放鬆、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的「隨人而動」的反映而已,根本用不著自己刻意地去主動完成。可以說,太極拳就像是「無所作為」的「懶人拳」。這樣,正確地改正也就能夠實現了。比如隨著推手技術的提高,推手的固定程序漸漸消失,於是,漸漸地會發覺原來拳式里的白鶴亮翅、玉女穿梭等等原來是這樣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的。許多沒有學習過正確的推手、習練太極拳又多年的人都自以為是很放鬆的,動作是相當規範、正確、到位的。然而,一推手就可以發覺原來自己的放鬆只是屬於靜態的,是僅僅屬於氣功、瑜伽一類的放鬆,不是太極拳既有靜態的又有動態的放鬆,沒有「沾粘連隨」的能力,反映練了多年拳的結果還沒有太極拳的效果,當然這樣太極拳的動作就不可能是規範、正確、到位的。而如果有了推手中經過校正的「沾粘連隨」的體驗,動作的改正也就有了依據,這樣,經過反覆的改正,既有能夠大範圍的變化、又有一絲不苟嚴格限制的正確動作也就能夠漸漸形成了。由此可見,對於拳架之「沾粘連隨」的體驗是推手的又一個重大作用。

太極拳套路是太極拳無數實戰動作的典型化,是太極拳精神的、身體的、外在的、內在的等等要領的濃縮載體,太極拳最大量時間的鍛煉內容——套路學練的核心內容就是「沾粘連隨」。然而實際的「沾粘連隨」是只能在推手中才能得到練習與體驗的。由於人的任何技能之培養與形成不假思索的條件反射都需要大量的反覆,這種「反覆」顯然開始是只能在推手中完成的。因此,太極拳愛好者對於推手往往是樂此不疲的。此外,實際的「沾粘連隨」是可能變化無窮的,而拳架中的「沾粘連隨」只能是典型化的。然而,用最大量時間學練的拳架是必須使得這典型化的拳式包容變化無窮之「沾粘連隨」反應的,這就必須依賴推手實際地經驗各種「沾粘連隨」,有了許多這樣的「沾粘連隨」經驗,拳架中「沾粘連隨」動作的感覺就不會僅僅限制在外形中了。其實,任何拳術的內容不可能都是得自於老師的傳授,許多內容是必需實踐中自己悟出來自己教自己的。因此,《十三勢歌》才說:「入門引路須口授,工夫無息法自休」。而太極拳的很多技能都是推手中悟出來自己教自己而得到豐富的。可見推手對於拳架這樣「沾粘連隨」的實習是多麼的重要。

太極拳的功夫包括了沾粘連隨、步法、接勁與發勁四大技能,這些技能比較接近實戰的就是推手(當然還不是完全的實戰),而拳架主要就是對於推手沾粘連隨的複習。這「複習」包括了對於推手沾粘連隨的品味、預習與鞏固。

太極拳套路所有拳式所體現的敵人的攻擊都是虛擬的,許多要領的實用性不明顯,而推手則不同,在別人想方設法攻擊的情況中,往往一個要領不對其不利的後果就立竿見影。比如當身軀後退時沒有將身體的重心放到前腳去,身軀發生了主動的後退,結果後腳無法移動而吃了虧,之後發覺這個錯誤想到了改正,然而由於習慣的緣故,之後又重複了這樣的錯誤,於是又想到了改正,然而改正是需要有方法的、推手中的反應往往又都是沒有時間允許由意識去支配的,有意識的改正往往是很困難的。但套路練習不同,可以細細緻致、慢條斯理地去琢磨、改正、品味,還完全可以將實用中必須十分緊湊、協調、一霎那間同時完成的要領分開來分別品味、體驗與完成做到;然後再漸漸地有意識地協調為瞬間同時完成,最終形成無意識的條件反射用到推手等實際中去。這樣的套路練習才是真正的太極拳鍛煉。這樣,先人所創編的太極拳套路就像是硬體完備的電腦,要想依靠套路學練得到太極拳技藝可以在電腦里輸入安裝各種太極拳的軟體,這些軟體除了從老師那裡得到的,有許多軟體是需要在推手中得到的,這些軟體輸入安裝到套路這電腦中,經過運行就能產生新的太極拳應用包括推手所需要的程序軟體。可見,套路練習對於推手「沾粘連隨」具有重要的品味與預習作用。有的人喜好推手,不喜好套路練習,這樣的人推手水平總是難見提高,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樣人的推手沒有套路練習的品味與預習。

太極拳套路的所有拳式並不是只能使用「沾粘連隨」的方法,所有拳式也是可以用外家拳的方法練習與使用的。其實現代有許多人是用外家拳的方法練習傳統太極拳,比如許多人都將攬雀尾的捋練成了主動的拖拉、將擠練成了兩手同時主動用力的推,將玉女穿梭練成了主動的一手上架、一手前推,那麼,這樣的拳式動作就都成為外家拳的動作了。而由「沾粘連隨」可知,攬雀尾之捋「沾粘連隨」的部分,手臂是屬於完全被動的;擠的前方墊的一手是完全放鬆不用力的;玉女穿梭上方的一手是也屬於被動上捋的。當然,這樣經過推手校正、體驗的動作是不可能自說自話在推手中主動複習的,因為「沾粘連隨」的核心是「隨人而動」,推手中的「沾粘連隨」是怎樣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夥伴對方決定的,而拳架練習卻是可以無需夥伴,自己就能夠複習的。學習太極拳為什麼要花費最多的時間與精力習練套路?就是因為自己在推手、散手等實踐中得到的東西可以在套路練習里不斷地琢磨、品味、重複而得到鞏固。所以,太極拳鍛煉到了很成熟的階段,推手就如同在練拳,練拳就如同在推手,推手的感覺會在練拳中油然而生,練拳時也能夠體驗推手的感覺,水平越高,練拳時推手的感覺就越多,練拳與推手就合一了,這樣的套路練習其實是推手中沾粘連隨的繼續與鞏固。

雖然太極拳的拳架、套路與推手主要都是培養、訓練「沾粘連隨」的方法。然而這兩者在一定的情況下尤其對於初學者又都是不可或缺、無法相互取代的。當然這「推手」指的是真正的「沾粘連隨」鍛煉,不是現在到處可見濫竽充數、冒名頂替的以主動與「頂牛」為特徵的「推手」。如果重視到了這一道理,並且指導自己的太極拳鍛煉實踐,那麼,就有可能頭清目明地學習太極拳而不斷層層登高;而如果不重視這句話,以為套路與推手可以相互取代,甚至以為套路與推手相互沒有關係,套路、推手與散手也沒有關係,那就必然是渾渾噩噩地學習太極拳,學練了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還沒有找到太極拳的大門在哪裡、將太極拳練成了外家拳也不知道。楊健侯與宋書銘先生的弟子許禹生先生在1921年出版的《太極拳勢圖解·太極拳推手術》中說:「習太極拳者不習推手等於未習」,這句話對於現代太極拳界可以說是「振聾發聵」的。「為什麼要學習推手?」答案就在這句話中。(轉載自微博久坐必有一禪2010)----據魏師講述整理

-

加入太極養生堂公眾號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關注回復「下載」即可),一起學習交流探討太極拳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太極秘要:骨正筋柔,氣血自流,長壽秘訣就在於此功夫
得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練太極拳不會接勁就不會實戰!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