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彩生活1:教育小孩的基本原則

多彩生活1:教育小孩的基本原則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覺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而據調查也有至少三成的中小學生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快樂。表面上看,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相比於幾十年前吃飯都吃不飽的父輩、爺爺輩,現在的孩子應該幸福才對,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為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的確相比於從前,當下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太多,但是基於當前社會競爭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信息爆炸、科技發展速度快等一系列的原因,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焦慮,比如就業焦慮、婚姻焦慮、社交焦慮、金錢焦慮(覺得掙錢太少)、(有科技變革導致的)被社會拋棄的焦慮等等,當焦慮過度時就會產生恐懼、厭惡情緒,嚴重時甚至會變得抑鬱。

身處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做父母的最普遍的焦慮就是「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此讓孩子上自己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學校是最基礎的,然後是報各種補習班,然後學習各種才藝如樂器、書法、繪畫、跆拳道、籃球、足球等等才一樣都不能落下……

而另一方面,雖然近年開放了二胎,但由於社會生活水平整體的提高,現在的孩子很容易被長輩溺愛,各種需要都很容易滿足,這導致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差,也容易養成驕縱、不服管教的個性。一些父母由於工作比較忙疏忽了孩子,常常以物質來彌,殊不知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因為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是精神需求,而父母以物質作為補償。這用作一方面會使得孩子的物質要求越來越多,而他們精神方面的需求卻並沒有得到滿足,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父母不愛自己」等想法。

教育孩子的第一個原則應該是以身作則,做父母的大約都有這樣的體會,跟孩子講了無數次道理而孩子卻怎麼都聽不進,殊不知,孩子的許多不良習慣都是從父母那裡模仿來的,因為孩子小到說話走路,大到性格習慣、為人處世,他們行為模式的建立和形成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而他們多數時候的模仿的對象都是父母,因為父母是他們最開始接觸到的人。

教育孩子的第二個原則是陪伴,人都是有感情的,而孩子在童年、少年時期又是處於弱勢、需要照顧的階段,感情需求也是十分強烈的,相比於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缺乏父母親人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缺乏安全感、性格軟弱或具有攻擊性、孤僻等心理障礙。

而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原則則是應該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而不是父母自己的興趣愛好,許多父母由於自己喜歡某些事物就將它們強加給孩子,如果孩子的興趣愛好完全不在這些事物上,久而久之必定孩子學起來乏味,進步緩慢,而做父母的也會失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從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去培養孩子,而將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浪費。因此,平時做父母的應該好好的觀察自己的孩子,觀察他們喜歡什麼,觀察他們的性格特點是什麼,然後綜合孩子的各種條件,讓孩子去學習最適合他們的東西,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想要教導好孩子,僅靠這三點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但若能做到這幾點(尤其是第一點以身作則)也能讓孩子的童年幸福許多。人一生只有一個童年時期,也只有一個少年使其,而在成長過程中所養成的許多習慣會陪伴孩子的一生,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好父母,給孩子們一個幸福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康的、對社會有益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見梵音 的精彩文章:

佛法小知識25:佛教的輪迴觀

TAG:聽見梵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