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紹興路邂逅連環畫

紹興路邂逅連環畫

多年前,遷移到打浦橋附近上班,中午閑暇,周邊走走,離得近的紹興路便由生客變成了熟客。吸引我的並非路邊那歐風洋溢的咖啡小館,斑駁寧靜的舊式洋房,而是那幾間門面樸素,內涵豐富的小書店。紹興路上的書店大多是出版社的門市部,其時,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音像出版社等本埠幾家大出版社的門市部均集聚在此。

喜歡去的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門市部,毗鄰上海崑劇團,門面小小的,招牌也不分明,偶爾路過,常常被崑劇團里演員們清亮高亢的美聲所驚到,而錯失身邊這間不起眼的小書鋪。書店是一間半地下室,推開窄窄的玻璃門,得循階而下,第一次來的顧客不明就裡,少不得有些踉蹌。書店並不大,不過五六十平米的樣子,店堂里可供騰挪移步的地方並不多,好在顧客常不過三兩人,並不顯擁擠,依舊可從容淘書、看書。書架里、桌案上堆集著上海人美出版的各類圖書、畫冊。場地小,不少書放不上書架,索性就摞在一起擱在地上,容顧客自己沙裡淘金。熟稔了,店員有時會過來,抽出一本連環畫:「趙宏本的《白蛇傳》,老版本重印的,你看這人物的細節,纖毫畢現,神形兼具,現在很少有人能沉下心來,如此一頁一頁用心地畫了。」店員所言不虛,手上這幾冊《玉堂春》《釵頭鳳》《穆桂英》等以中國古代戲曲故事經典之名重裝上市的老連環畫,大多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精品,因年代的間隔,少時無緣得觀,如今跨時空相逢,如何不驚喜。

猶記上世紀70年代,正是連環畫的黃金時代,新華書店人氣最旺的櫃檯莫過於連環畫櫃檯,每有新書上架,櫃檯前立刻會圍上一群擁躉,或品畫功,或論情節,有買得了,已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邊上幾個夥伴早已湊作一團,情勢堪比今日之追星。市面上,甚至還有專營連環畫堂看的小鋪子,幾分錢便可坐在小鋪子里看完一本連環畫,租看費隨連環畫的緊俏程度漲落起伏,也是都市一景。對連環畫的喜愛,於我,概莫能外,平時積攢的零花錢大多變成了一本本圖文並茂的連環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白毛女》《渡江偵察記》……都是那個時候積攢下來的寶貝。而《三國演義》《鐵道游擊隊》因冊數較多,價格不菲,是沒有能力一下子買全的,須是要耐著性子,纏著父母,一本一本陸陸續續地買回來,湊齊全,遂願的過程幾成了一種期待。而因連環畫衍生的日常也變得生動起來,看《八卦陣》,和幾個小夥伴在沙堆上布下數個小陷阱,用黃沙樹枝偽裝了,引不知情的夥伴一腳陷入,開心大笑;讀《羊城暗哨》,幻想自己成了破諜英雄,一時滿城風雨,看路人甲乙似乎都有了特務之嫌。彼時,曾喜滋滋地拿了本新出版的《聊齋志異》連環畫去學校炫耀,不想被老師沒收,正懊惱,未幾卻發現老師在辦公室里正津津有味地翻閱著,連環畫有這等魅力。

邂逅妖嬈成一笑,待歸端有幾枝存。驚覺連環畫式微是書店裡已鮮有其精巧的身影,而拍賣行里老版連環畫高企的價格更流露出將其藏之名山的意圖。那天,整理舊書櫃,跳出一堆老連環畫,或是用牛皮紙包了封面,或三五本安上書皮裝訂了。心弦輕撥,如煙往事。《小兵張嘎》的扉頁上寫著妹妹的名字,也寫著我的名字,那是父親寵愛我們兄妹的「伎倆」;幾厚本敲著「作廢」章的連環畫是母親從街道圖書館的廢品堆里給我們淘回來的……忽然就明白敝帚自珍其實並非抱殘守缺,每樣舊物都含著一段回憶,一幅舊景,如一掛懸而未墜的露珠,經由歲月含英咀華。

再去紹興路,上海人美門市部原址已是一家牙科診所。那個午後,忽然興起,騎著小黃車,去了長樂路上的上海人美社,出版社所在的那條弄堂靜謐祥和,遠遠地看了一眼那熟悉的招牌,轉身離去,春日和煦的陽光灑在身上暖意融融,空氣變得很甜蜜。(張為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不「霉」的黃桂秋
得意忘形!新晉奧斯卡影后慶祝過頭險些遺失獎盃

TAG:新民文化 |